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總加評定量表〕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ummatived Rating Scale]
作者: 魏麗敏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總加評定量表〕是李克特(R. Likert)於一九三二年所創,是測量人格及態度的方法之一。這種量表基本上認定在測驗中每項題目所測量的態度具有同等的數值,受試者可以針對每項題目來表示不同程度的態度,因而此量表的題型常編擬許多積極與消極態度的敘述句,再請受試者依其同意或認定之程度分成五點或四點量表,加以反應或記分。例如將選項分為「非常同意」、「同意」、「無意見」、「不同意」及「非常不同意」等五個等級,讓受試者勾選,評分方法則可將積極的題目依5、4、3、2、1不同等級計分;消極題目則依1、2、3、4、5程度計分,再將所有題目的分數總加起來,即為個人的態度分數。測驗分數越高,表示個人態度越積極;反之,分數越低則表示態度越消極。總加評定量表除了編製容易之外,量表同質性較高,信度亦比塞斯通(L.L. Thurstone)量表還高,而且受試者可表達其情感反應的強度,亦有較大的變異性,是目前測驗中應用最為普遍的量表。此種由受試者對多項陳述句表示同意或不同意的程度後,再將每一題目得分等級相加,而獲得測驗總分的量表,以了解受試者態度的方式,即稱為總加評定量表。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總加評定量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