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始有終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yǒu shǐ yǒu zhōng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有始有終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關連字詞
相似詞: | 有頭有尾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yǒu shǐ yǒu zhōng |
解釋:
有開頭,有結尾。比喻做事貫徹到底。《醒世恆言.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三朝之後,美娘叫丈夫備下幾副厚禮,分送舊相知各宅,以酬其寄頓箱籠之恩,并報他從良信息。此是美娘有始有終處。」《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八:「若得如此,足見有始有終。」也作「有始有卒」。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有始有終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 |
釋義: 「有始有終」本作「有始有卒」。指能將本務與末節融會貫通。語本《論語.子張》。後用「有始有終」指有開頭,有結尾。比喻做事能貫徹到底。 |
|
典故說明:
「有始有終」典源作「有始有卒」。始,最初、根本的意思;卒,最終、末節的意思。孔門中有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科,子游與子夏並列文學一科。子游熟習禮儀,曾經擔任魯國武城宰,治理期間,能用禮樂教化士民;而子夏通曉《詩》義,著有《詩序》,曾講學於西河。雖然子夏與子游在文學上都有相當的研究,但在教授學生的內容上,卻彼此大異其趣,有各自的見解。《論語.子張》就曾經記載:「子游認為子夏的學生,如果只是做些打掃和迎送客人的事情是可以的,但這都不過是枝微末節的小事而已,至於作為本務的學問卻沒學到,這怎麼可以呢!」這話傳到子夏耳裡,他不以為然地說出:「君子之道該先傳授哪一項呢?而哪一項須放在後面講述呢?這個道理就像各種草木,生長情形各異,必須區分類別,然後才可栽種。因此,無論本務還是末節,都是君子的學問,怎麼可以隨意批評詆毀呢?能夠將本務與末節融會貫通,恐怕只有聖人做得到吧!」後來「有始有終」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有開頭,有結尾。比喻做事能貫徹到底。
|
|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指有開頭,有結尾。比喻做事能貫徹到底。 使用類別 例句
|
|
書證:
01.《魏書.卷六九.列傳.袁翻》:「臣自揆自願,力極求此,伏願天地成造,有始有終,矜臣疲病,乞臣骸骨,願以安南、尚書換一金紫。」
02.唐.魏徵〈十漸不克終疏〉:「昔陶唐、成湯之時非無災患,而稱其聖德者,以其有始有終,無惟無欲,遇災則極其憂勤,時安則不驕不逸故也。」
03.宋.張昭〈陳治道疏〉:「願陛下有始有終,無荒蕪怠。」
04.《水滸傳》第二二回:「他便是真大丈夫,有頭有尾,有始有終,我如今只等病好時,便去投奔他。」
05.《醒世恆言.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三朝之後,美娘叫丈夫備下幾副厚禮,分送舊相知各宅,以酬其寄頓箱籠之恩,并報他從良信息。此是美娘有始有終處。」
06.《歧路燈》第五三回:「鄧世兄,你今日才曉得我夏鼎,是個有始有終、來的明去的清的朋友。」
07.《野叟曝言》第七六回:「七令已完,天已昏黑,輪著素臣收令。素臣已醉,辭不肯收。眾人慫恿著說:『有始有終,斷無不收之理!』」
08.《鏡花緣》第九四回:「我只喜起初是若花姐姐出令,誰知鬧來鬧去,還是若花姐姐收令,如此湊巧,這才算得有始有終哩。」
09.《孽海花》第五回:「我們同去同來,倒也有始有終,只是丟了霞郎,如何是好?」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成語典 |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