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跳傘 - 教育百科
ˋ
ˇ
  • 漢語拼音 tiào sǎn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iào sǎn
解釋:
  1. 一種飛行運動。利用降落傘自高空飛行中的飛機或跳傘塔跳至地面。
    【例】今年的國慶日除了飛行員表演特技飛行外,還有傘兵表演跳傘。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跳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iào sǎn
解釋:
利用降落傘自高空飛機或跳傘塔跳至地面。如:「國慶日除了有飛行員表演特技飛行外,還有傘兵表演跳傘。」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跳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arachute
作者: 張宏亮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跳傘並非從第二次世界大戰才出現,早在中古世紀,包括達文西在內的前衛設計家就有了跳傘的構想。一七八三年法國人李諾蒙(Louis-Śebastien Lenormand)從一座高塔上乘傘而降,成為第一位實現跳傘的人。一八○二年嘉內林(Andre-Jacques Garnerin),從二四○○公尺高的熱氣球上做數次技術精湛的跳傘表演。
  一九一二年美國軍人貝利(Albert Bery)首度從飛機上做高空跳傘,奠定了今日跳傘的基礎,隨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跳傘成為具軍事價值的工具。
  二次世界大戰後,一九五○至一九六○年代,跳傘由軍事目的,推展成為民間的一種運動。我國是在民國三十三年(1944)開始發展跳傘運動,民國五十一年政府又自國外聘請教練多人來臺發展高空跳傘。
  降落傘的構造包括:(1)傘衣:由強韌質輕的尼龍布縫製而成,其功能在傘張開後,產生阻力,減緩人體下降的速度;(2)吊繩:由二十八根尼龍繩組成,連結傘衣和人體,其功用是可供操作傘衣,控制下降的方向;(3)套帶:是人員乘坐的座位,套綁在身體上,使四肢得以靈活的操縱吊繩。
  跳傘的安全裝備包括副傘、護目鏡、頭盔、束身衣、高度計及碼錶等,以確保跳傘安全。
  由於近代科技的進步,把降落傘改良得相當安全,使得原來在陸地上的跳傘訓練也由原來的至少三星期,減少至四小時即可完成訓練。
  國際性之跳傘比賽包括下列幾種:
  1.定點跳傘:在地面設一十五公分直徑的圓靶,選手從機艙跳出後,即根據風向、風速操縱傘,使能正確無誤的用腳踩到靶心,裁判用尺量選手的著陸點到靶心的距離,每一位跳三至六次,以平均距離最近者優勝。
  2.花式跳傘:在人員跳出飛機後,傘未張開前,做出類似跳水的動作,由於快速的降落,各種花式必須在十秒鐘內完成,花式跳傘目前在國內較少見。
  3.空中疊羅漢:數名人員從機艙跳出後,逐一坐在他人的傘衣上,若起來就像疊羅漢,每一個成員在速度、方向、張傘的控制,必須適當才能完成任務。
  4.聯手花式跳傘:十多人或數十人紛紛跳出機艙,在傘未張開之前,每人手牽手成一大圓圈,每個人如同一個花瓣一樣,在空中開出美麗的花朵。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跳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