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認知論(道德哲學)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ognitivism
作者: 朱啟華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道德的認知論是指對道德的語句加以界定,能回答「什麼是善」、「善能不能認知」和「善如何認知」等問題。
  道德的認知論者可以自然主義為代表,認為能以經驗界的事實來界定道德或善的意義,即能以愛、欲望、快樂或功效等作為道德的內涵,如此能使得道德的標準具體化。此說的理由是:(1)當說「A是善的」時,善或其他的道德語句能夠界定;(2)這樣的語句不需再借助其他道德語句就能界定,例如說:「A是善的」。即能將之界定為「某人對於A有積極的興趣」。積極的興趣可視為喜愛、讚美,故「A是善的」是指「某人對A喜好、讚美」。簡單的說,就是「善是一項對某件事物積極的興趣」。同理 ,「惡是對某些事物消極的興趣」。這種說法,對同一項事物有既為善又為惡的可能。在善的界定上有了歧異,並不能提供一項道德善惡的判定標準,因而也致使在回答「善是什麼」時,產生了矛盾。英國道德哲學家穆爾(G.E. Moore)以開放問題論證(open-question argument)對自然主義的論點加以懷疑後,使得道德上認知論的主張受到挑戰。由此可看出,以認知論的角度界定道德語句,有其局限,同樣在進行道德教育時,亦應注意以認知論,即以自然事實或經驗素樸的界定道德語句時,有所限制。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認知論(道德哲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