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選美假面舞劇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aske of Beauty, the
作者: 徐進豐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名。伊尼哥.瓊斯(Inigo Jones, 1573-1652)編舞及全劇設計,班.強生(Ben Jonson,1573-1637)提供故事,首演於1608年1月10日倫敦。故事大體描述眾女神與其侍從競爭著歌唱、辯論與舞蹈等技藝,來決定誰有資格能得到「第一美人」的頭銜。假面舞(Mask或Masque)在英國的發展始於十六世紀初期,受歡迎後,逐漸成為劇院的常態性節目,頻繁的演出,到十七世紀前半葉時,已操作磨練得相當成熟,頗具藝術水準。最初存活於宮廷娛樂中,由於某些部份受法國宮廷舞的啟示,參與者都戴面具、或騎馬,或坐在裝飾成含抽象概念的馬車進場,也邀請現場所有的人加入跳舞。這段時期的英國統治者亨利八世(Henry Ⅷ, 1491-1547)、愛德華六世(Edward Ⅵ, 1547-1553)、與伊麗莎白一世(Elizabeth I, 1533-1603)等都很喜歡,詹姆斯一世(James Ⅰ)時期是它發展的高峰期,由於有大劇作家班強生的劇本與詩作、建築家瓊斯的燈光、舞台與服裝設計,兩人近二十年完美合作,共創大量壯觀作品,其中最為人熟知,除本作品外,《黑暗假面舞劇》(Mask of Blackness)與《結婚假面舞劇》(Mask of Hymen)亦享盛名。兩人的合作關係在1629年作品《新旅館》(New Inn)的慘敗後嘎然而止,班強生將一切原因全歸咎在瓊斯身上。
參照:
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Riccardo Mezzanotte Ed.《The Simon and Schuster Book of the Ballet》1979、Martha Bremser Ed.《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Lincoln Kirstein《Four Centuries of Ballet》1984.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選美假面舞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