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鈐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ㄐㄧㄣ
  • 部首外筆畫 4
  • 總筆畫 12
  • 漢語拼音 qiá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ián
解釋:
[名]
1.車轄。車軸頭上用來拴住車輪的鐵鍵。《玉篇.金部》:「鈐,車轄也。」
2.鎖、關鍵。參見「鈐鍵」條。
3.圖章。如:「鈐記」。《官場現形記》第四四回:「預選吉日是第二天臘月十九,接鈐任事。」
4.烘茶葉的器具。如:「茶鈐」。
[動]
1.用印、蓋章。清.楊引傳〈浮生六記序〉:「鈐於簡端。」
2.管束、鎮壓。唐.呂溫〈故太子少保贈尚書左僕射京兆韋府君神道碑〉:「仁護鰥惸,智鈐豪右。」《紅樓夢》第七九回:「須要拿出些威風來,纔鈐壓得住人。」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鈐𨬍」:用以翻土之農具。《說文解字.金部》:「鈐,鈐𨬍,大犁也。」

2. 車轄。車軸頭上用以拴住車輪之金屬鍵。《玉篇.金部》:「鈐,車轄也。」

3. 鎖。晉.郭璞〈爾雅序〉:「誠九流之津涉,六藝之鈐鍵。」

4. 謀略。《淮南子.兵略》:「及至中將,上不知天道,下不知地利,專用人與勢,雖未必能萬全,勝鈐必多矣!」

5. 管束、鎮壓。唐.呂溫〈故太子少保贈尚書左僕射京兆韋府君神道碑〉:「仁護鰥惸,智鈐豪右。」《紅樓夢》第七九回:「須要拿出些威風來,纔鈐壓得住人。」

6. 用印、蓋章。清.楊引傳〈浮生六記序〉:「鈐於簡端。」

7. 圖章。如:「鈐記」。《官場現形記》第四四回:「預選吉日是第二天臘月十九,接鈐任事。」

8. 烘茶葉之器具。如:「茶鈐」。

9. 「鈐轄」:官名。《宋史.卷三六七.列傳.李顯忠》:「顯忠至東京,劉麟喜之,授南路鈐轄,乃密遣其客雷燦以蠟書赴行在。」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紀勝.瓦舍眾伎》:「色有色長,部有部頭,上有教坊使副、鈐轄、都管、掌儀範者,皆是雜流命官。」

注音: ㄑㄧㄢ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鈐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