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阿藍塔迎賓舞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runta Welcome Dances
作者: 張素珠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澳洲中部阿藍塔部落,載歌載舞恭迎外族訪客的一種表演;婦女只出席但不參與演出。雖然許多澳洲原住民的舞蹈,基本上很相似,但這種迎賓舞是每次有來賓蒞臨都會重新編排,並作曲向嘉賓表達敬意;來自另外一個部落的來賓,會將其背記下來,返鄉以後將這些舞蹈加入他們自己所蒐集的節目中。身為主人者,一旦把舞贈送出去之後,絕不會再拿出來上演。迎賓舞是在離營地有段距離,已事先預備好的特別舞蹈場地舉行,通常有十二名男子表演,分成二行,輪流前進和後退、再相互穿越,移動時用似馬騰躍的高躍步;男士們拿木棍互擊打出節奏,而舞者則用來敲擊地面。其中會有獨舞者演出獨舞,他快速衝向一行或另一行,舞者們則以奇特的側步邊吼叫邊騰躍,邊低降著後退。跳舞時伴隨吟唱,每支《寇若貝里》〔見Corroboree〕都用不同的歌詞,起初聲音十分高亢,然後逐漸削弱到寂靜無聲,好像消失在遠方一般。像這樣的慶祝活動,可能每晚皆有,持續兩週。
參照: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阿藍塔迎賓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