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源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chén yuán |
解釋:
人名。(西元1896~1970)字通伯,筆名西瀅,江蘇無錫人。英國倫敦大學博士。歷任北京大學外文系主任、武漢大學文學院院長、國民參政會參政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常駐代表。著有《西瀅閒話》,譯有《父與子》、《梅立克小說集》等。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陳源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 林萬義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陳源(1896~1970),字通伯,筆名西瀅,江蘇省無錫縣人。初入上海文明書局附設文明小學就讀,後轉吟南洋公學附屬小學,一九一一年畢業,升入南洋公學中院。次年春(民國元年),在吳敬恒的鼓勵下,赴英國就讀,抵英之初,發慎研讀英文,再入中學。中學畢業,先入愛丁堡大學,再轉倫敦大學,專攻政治經濟學,獲得博士學位。一九二二年學成歸國,應國立北京大學之聘為教授。與王世杰等友人合創「現代評論」雜誌,每週刊出其專欄文字,倡導科學與民主,且與魯迅展開筆戰。一九二七年夏,「現代評論」停刊。一九二九年五月,應聘為國立武漢大學教授兼文學院院長。對日抗戰起,武漢大學遷到四川省樂山。一九四一年辭兼院長之職,仍任教授。因其對國際情勢具有卓見,而被推介為國民參政會參政員。一九四三年應政府之徵調赴英服務。期藉其與英國名流之多所交往,而加強國民外交,促進友邦對我國抗日運動之認識。一九四六年,聯合國教育科學暨文化組織(UNESCO)在巴黎成立,被任為我國駐該組織的首任常駐代表。唯仍寓居倫敦,開會期間才到巴黎。一九六五年,中共政權強奪我國在巴黎的教科文組織辦公處(原為我國駐法國大使館館址),乃誓死抗爭,遭法國警察挾持出館時,因心痛欲裂,而當場昏倒,經急救得宜,方未生意外。唯從此終未恢復健康。一九六六年,辭職,同倫敦休養。一九七○年三月,病逝,享年七十四歲。 其著作計有:〔西瀅閒話〕及散篇文章,在逝世後經輯印〔西瀅後話〕。譯著者有:屠格涅夫〔夫與子〕上、中、下三冊,〔梅立克小說集〕、〔少年維特之創造〕等。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陳源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