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特琴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lǔ tè qín |
解釋:
樂器名,彈撥樂器。主要指中世紀到巴洛克時期在歐洲使用的一類古樂器之總稱。為英語Lute的音譯。其構造面平背駝,形似被剖成兩半的西洋梨,琴弦由四條到二十條不等。西元十四到十七世紀間相當流行。後世的梨形樂器如曼陀鈴等,均屬魯特琴類。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魯特琴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Lute |
作者: | 李小華 |
日期: | 2004年11月 |
出處: | 舞蹈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樂器名。魯特琴是一種流行於歐洲中古時期的撥弦樂器。它有一個橢圓形的琴身,細長的琴把,琴把上刻有七個或七個以上的音格,平滑的共鳴板安置在琴身上,並刻有花紋。魯特琴的前身為希臘的班多拉琴(pandoura)和烏達琴(□d)。摩爾人(Moors)和撒拉遜人(Saraceux)把它帶到西班牙和義大利的西西里,然後傳遍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魯特琴手寫了不少與舞蹈有關的樂曲如:「幻想曲」(Fantasias)、「古幻想曲」(Ricercars)及從聲樂曲改編的「Intabulations」,「巴洛克時期」最重要的魯特琴曲是舞蹈組曲。它是歐洲和英國最受人喜愛的樂器。直到十七世紀時,它才被小提琴、翼琴等其他樂器所取代。 |
|
參照: Don Michael Randel Ed.《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1986.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魯特琴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