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灰林鴿 - 教育百科
鴿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灰林鴿
英文名: Columba pulchricollis
描述:
雄鳥的頭部為淺灰至深灰色,後枕有時會有淡淡的綠色反光,頸部排列有豎起的硬羽,基部黑色,尖端為很寬的皮黃色帶,使得頸側呈淡乳黃色。頸側、胸部及上肩羽在不同角度光線下會反射出耀眼的暗綠或紫色光澤。肩、背、尾上覆羽、尾羽上方為灰黑或暗灰色。覆羽比肩羽顏色稍淡,飛羽的色澤則偏褐。頷及喉部乳白色漸漸融入乳黃色的頸輪,前頸反射很強的綠紫光澤。胸部暗皮黃灰色有不明顯的綠色光澤,脇暗皮黃灰色,往腹部則轉為棕皮黃色及較淡的桃紅皮黃色,至尾下則為白色的尾下覆羽。尾下黑色。翼下黑色有較褐色的飛羽。虹膜淡黃色到灰白色,眼圈灰色;喙基部紫黑色,尖端灰綠色或藍綠色;腳紫紅色。雌鳥與雄鳥近似,但色澤較暗,較偏褐色。幼鳥的頭部灰至深灰色,頸輪很不明顯,由頸部基部黑色、尖端淡灰或皮黃灰羽色所組成;有時頸部及肩部上方會閃出淡綠或深綠色的反光,背面其它部位為暗黑褐色,在飛羽的部分最褐。喉部乳白到灰皮黃色,胸部暗褐灰色有紅棕色細紋,腹部鏽紅皮黃色轉至淡皮黃色尾下覆羽,由深皮黃色的羽尖形成鱗狀斑。尾下及翼黑褐色。喙淡色的部分較小。
分布:
全球分布於西藏、尼泊爾、錫金、緬甸、泰國及中國雲南。台灣分布於中低海拔山區,全島都有機會見到,但其出現的地點變化不小,冬季時也可能出現於接近平地的樹林。
作者: 丁宗蘇, 方偉宏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hy Wood-Pigeon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Columba pulchricollis
形態:
體長34~39公分。喙灰褐色,腳鮮紅色。頭部灰色,喉中央白色;頸部粉紅色,頸側至後頸雜有黑色鱗斑。上背部和上胸部灰黑色,有紫色和綠色光澤;下背部至尾羽、翅膀皆為黑色,下胸部至上腹部灰色,下腹部至尾下覆羽淡黃色。
分布:
分布於亞洲南部及東南部,包括印度、中南半島、中國大陸西南部及臺灣等地。
生態習性:
棲息於中海拔山區之闊葉林或針闊葉混合林。群棲性,常數十隻甚至幾百隻成群活動。喜歡停棲於枯木或樹葉稀疏的枝條上,警覺性高,一受干擾便全數驚起,常繞大圈飛行。叫聲為低沈的、單音的“ooop”聲。
綱:
鳥綱(Class Aves)
目:
鴿形目(Order Columbiformes)
科:
鳩鴿科 (Family Columbida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灰林鴿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