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中國圖書分類法]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New Classification Scheme for Chinese Libraries]
作者: 吳瑠璃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中國圖書分類法]係由前南京金陵大學圖書館館長劉國鈞先生編訂的圖書分類法改編而成。初成於民國18年(1929),25年增訂再版,38年以前,大陸圖書館採用此法者頗多。41年及51年,熊逸民曾加以修訂;53年,賴永祥據以大幅增訂,擴增類目,出版新訂初版,並另編索引一冊。62年,賴氏出版新訂2版;70年,再增訂6版(62年3版,65年4版,66年5版均係重印,並非修訂);78年,增訂7版問世。索引自新訂初版以後,未再有新版出現。此分類法在臺灣廣為各類型圖書館採行,加以國立中央圖書館的中文圖書及其出版的[中華民國出版圖書目錄]亦採用此分類法,影響更大。
  該分類法的基本架構,係仿照杜威十進分類法(Dewey Decimal Classification),將人類知識分為十大類,亦以阿拉伯數字標記,但其次序與杜威法略有不同,其十大類之類目如下:
  0  總類     5  社會科學類
  1  哲學類    6  史地類:中國
  2  宗教類    7  史地類:世界
  3  自然科學類  8  語文類
  4  應用科學類  9  美術類
  每一大類分為十小類,每小類再分為十目,以三位阿拉伯數字表示之;每一目可再細分,但需在第三位數字後加小數點,理論上可至無限。全表之號碼以層累原則編成,各圖書館可依需要決定分類的粗細及類號的短長。
  除主表001-999外,尚有10個附表(複分表),供主表擴充子目時通用。另有29個插表,分散在主表各相關類目之下,供各該特別類號專用。附表和插表均具節省篇幅和助記作用。10個附表之名稱如下:(1)總論複分表;(2)中國時代表;(3)西洋時代表;(4)日本韓國時代表;(5)中國省區表;(6)中國縣市詳表;(7)分國表;(8)各國史地複分表;(9)機關出版品排列表;(10)中國作家時代區分表。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中國圖書分類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