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學科 - 教育百科
人 | |
文 | |
學 | |
科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Humanities |
作者: | 徐宗林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哲學家亞里斯多德(Aristotle)以為人的唯一卓越處,就是因為人有心靈(mind)。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教育家瓜利諾(Battista Guarino, 1434~1513)曾提到古典作品對人的心靈其有特殊的價值,因此古典語文及文學作品是適合人的心靈去追求的一項探究活動;他稱之為humanitas。一般而言,人類知識可以分為幾個類型:對自然研究所獲得的知識稱之為自然科學;對社會研究而形成的知識稱之為社會科學;對人自身的研究及所創造的各項知識稱之為人文學科;對技術工藝的探討,形成了工技方面的知識。 人文學科在古希臘時代被認為是休閒階級所研究的文化活動;這些活動是以心靈的活動為主,不涉及身體的及不關係到實用的活動,所以是以勞心為主的活動。這些活動,如修辭、文法、邏輯、音樂等的探討,是自由民主社會階級所專享的文化內容,非為當時奴隸所能學習的。當時奴隸及其子弟所從事的各項事務及學習內容,多涉及運用身體的活動,而其學習的內容則多與實用、技藝有關。因此人文學科在希臘雅典時代,即指文法、修辭、音樂、天文、算術、幾何、文學、哲學、辯證、邏輯等學科。羅馬繼承了希臘文化的遺產,將具有實用、技藝性的醫學、建築排除於人文學科之外,選擇文法、修辭、邏輯、音樂、幾何、天文、算術七門學科,作為教育的主要內容,此即所謂的羅馬七藝。後來人文學科的知識已逐漸地與自然、社會、工技研究所形成的知識有了區隔,但是人文學科與古典學識及非科學方法研究所形成的學識,卻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人文學科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