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受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shòu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受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shòu |
解釋:
[動] 1.收得、接獲。如:「受到優待」、「受之有愧」。唐.李白〈聞李太尉大舉秦兵百萬出征東南懦夫請纓冀申一割之用半道病還留別金陵崔侍御十九韻〉:「三軍受號令,千里肅雷霆。」 2.容納、容忍。如:「承受」、「受不了」。《易經.咸卦.象曰》:「山上有澤,咸君子以虛受人。」唐.杜甫〈南鄰〉詩:「秋水纔深四五尺,野航恰受兩三人。」 3.被、遭到。如:「受挫」、「受凍」、「受批評」、「受驚嚇」。 [副] 中、適合。如:「他說的話很受聽。」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受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受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 siū |
解釋: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受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