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中庸哲學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傅元龍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儒家重視中庸之道,把「中庸」視為一切善德之原則及待人處事之準則。孔子是最早提出「中庸」概念的,〔論語.雍也〕載孔子之言:「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其後子思作〔中庸〕加以闡揚。數千年來深深地影響中國人的道德實踐及處世態度。
  中庸的涵義,就是程子所言:「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就是不偏不倚,凡事依循自然的規律而行,避免極端偏頗。中庸哲學的真諦有二:一是持中道而行,無「過」與「不及」。二是順應人性、合情合理。孔子有許多關於中庸的話,如〔論語.子路〕子曰:「不得中行前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意為言行能合乎中道的是第一等人,次一等的是「狂」或「狷」,狂者奮發進取,好高騖遠;狷者拘謹保守,不作過分的行為。狂者太「過」而狷者「不及」,皆非中庸之人。又〔論語.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孔子之意,以怨報怨,在道德上是「不及」以德報怨則又「太過」,且不符人性,不合情理,中庸之道是「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中庸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常人不易達此標準,〔中庸〕一書所載,被孔子讚譽合乎中庸之道的僅有二人:舜「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顏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至於一般人修養不夠就無法隨心所欲,達到中庸之目標。所以孔子說:「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君子可隨時調整自己之言行,使之不偏不倚,以符合中道。
  西哲亞里斯多德的〔倫理學〕,亦主張中庸之道,認為有中庸始有德行,如勇敢位於儒怯與魯莽之間,節制位於縱欲放蕩與冷漠無情之間。中西文化脈絡相連,所不同的是孔子的中庸思想,經過後世諸儒之闡揚發揮,已成為中華文化的特質之一。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中庸哲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