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宗族 - 教育百科
ˊ
zōng zú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ōng zú
解釋:
  1. 同一姓氏世代相傳的家族。
    【例】想不到我與他竟是同一宗族的親戚。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宗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ōng zú
解釋:
1.同一姓氏世代相傳的家族。
2.同族的人。《爾雅.釋親》:「父之黨為宗族。」《三國演義》第二回:「昔呂后因握重權,宗族千口皆被戮。」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宗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傅元龍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爾雅.釋親〕云:「父之黨為宗族。」父系同一祖先的族人謂之宗族。〔白虎通義.宗族篇〕對「宗」與「族」有詳盡的說明。
  宗的涵義:「宗,尊也,為先祖主也,宗人之所尊也。」宗的本義為尊,表示對先祖的尊敬。同祖曰宗,古代家族制度有嫡庶之分,稱所自出之祖曰宗,宗有大宗與小宗之分,「宗其為始祖後者為大宗,此百世之所宗也。」換言之,嫡子為直系屬大宗,百世不遷。而「別子者自為其子孫祖,繼別者各為宗。」亦即庶子為支系為小宗,五世而遷。如孔子本是殷朝子姓之後代,但其先祖孔父嘉,因「五世親盡,別為公族。」按周代之宗法制度,別子為宗,五世之後,自為一族,故孔父嘉之後,開始以「孔」為氏。「小宗有四,大宗有一,凡有五宗。」小宗只計四代即高祖宗、曾祖宗、祖宗及父宗。而大宗則為始祖之後,世代蕃衍,綿延流長。
  族的涵義:「族者,湊也,聚也。謂恩愛相流湊也。」上湊高祖,下至玄孫。「族」字的本義為集矢成束,有聚集之意,引申為同姓親屬。〔尚書.堯典〕:「克明峻德,以親九族。」九族一般指高祖、曾祖、祖父、父、己、子、孫、曾孫、玄孫。而〔白虎通義〕則以「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為九族。父族四者為:「父之姓一族也,父女昆弟適人有子為二族也,身女昆弟適人有子為三族也,身女子適人有子為四族也。」母族三者為:「母之父母一族也,母之昆弟二族也,母昆弟子三族也。」妻二族者為:「妻之父為一族,妻之母為二族。」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宗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屬性: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對應華語: 宗族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宗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客家語 宗族
相似詞 系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