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家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ㄐㄩㄓㄨˋ˙ㄉㄜㄉㄧˋㄈㄤㄖㄨˊ:「ㄐㄧㄚㄊㄧㄥˊ」、「ㄏㄨㄟˊㄐㄧㄚ」、「ㄐㄧㄚㄆㄛˋㄖㄣˊㄨㄤˊ」。
  2. ㄕㄨˇㄩˊㄐㄧㄚㄌㄧˇ˙ㄉㄜㄖㄨˊ:「ㄐㄧㄚㄔㄢˇ」、「ㄐㄧㄚㄉㄤˋ」、「ㄐㄧㄚㄖㄣˊ」、「ㄐㄧㄚㄧㄝˋ」、「ㄐㄧㄚㄕˋ」。
  3. ㄐㄧㄚㄓㄨㄥㄙˋㄧㄤˇ˙ㄉㄜㄖㄨˊ:「ㄐㄧㄚㄔㄨˋ」、「ㄐㄧㄚㄑㄧㄣˊ」。
  4. ㄔㄥㄓㄨㄢㄧㄝˋㄖㄣˊㄘㄞˊㄖㄨˊ:「ㄓㄨㄢㄐㄧㄚ」、「ㄎㄜㄒㄩㄝˊㄐㄧㄚ」、「ㄐㄧㄠˋㄩˋㄐㄧㄚ」、「ㄨㄣˊㄒㄩㄝˊㄐㄧㄚ」。
  5. ㄐㄧㄥㄧㄥˊㄇㄡˇㄓㄨㄥˇㄏㄤˊㄧㄝˋㄏㄨㄛˋㄐㄩˋㄧㄡˇㄇㄡˇㄓㄨㄥˇㄕㄣㄈㄣˋ˙ㄉㄜㄖㄣˊㄖㄨˊ:「ㄩˊㄐㄧㄚ」、「ㄕㄤㄐㄧㄚ」。
  6. ㄧㄥˊㄧㄝˋㄔㄤˇㄙㄨㄛˇㄖㄨˊ:「ㄐㄧㄡˇㄐㄧㄚ」。
  7. ㄒㄩㄝˊㄕㄨˋㄌㄧㄡˊㄆㄞˋㄖㄨˊ:「ㄉㄠˋㄐㄧㄚ」、「ㄧˋㄐㄧㄚㄧㄢˊ」、「ㄅㄞˇㄐㄧㄚㄓㄥㄇㄧㄥˊ」。
  8. ㄗˋㄔㄥㄏㄨㄛˋㄔㄥㄅㄧㄝˊㄖㄣˊㄖㄨˊ:「ㄗˋㄐㄧㄚ」、「ㄗㄚˊㄐㄧㄚ」、「ㄐㄧㄚ」、「ㄍㄨㄋㄧㄤˊㄐㄧㄚ」、「ㄒㄧㄠˇㄏㄞˊ˙ㄗㄐㄧㄚ」。
  9. ㄉㄨㄟˋㄖㄣˊㄑㄧㄢㄔㄥㄗˋㄐㄧˇ˙ㄉㄜㄑㄧㄣㄓㄤˇㄖㄨˊ:「ㄐㄧㄚㄈㄨˋ」、「ㄐㄧㄚㄇㄨˇ」、「ㄐㄧㄚㄒㄩㄥ」。
  10. (10) ㄌㄧㄤˋㄘˊㄩㄥˋㄩˊㄐㄧˋㄙㄨㄢˋㄐㄧㄚㄊㄧㄥˊㄉㄧㄢˋㄆㄨˋㄉㄚˋㄒㄧㄥˊㄑㄧˋㄧㄝˋㄉㄥˇ˙ㄉㄜㄉㄢㄨㄟˋㄖㄨˊ:「ㄕˊㄐㄧㄚㄓㄨˋㄏㄨˋ」、「ㄙㄢㄐㄧㄚㄅㄠˋㄕㄜˋ」、「ㄎㄞ˙ㄌㄜㄙㄢㄐㄧㄚㄈㄣㄍㄨㄥ。」、「ㄓˇㄘˇㄧˋㄐㄧㄚㄅㄧㄝˊㄨˊㄈㄣㄏㄠ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家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ā
解釋:
  1. 親人共同生活的場所。
    【例】家庭
  2. 家中的。
    【例】家事、家產
  3. 尊稱有某種專門學識或專門技術的人。
    【例】專家、文學家、科學家
  4. 學術流派。
    【例】儒家、道家、百家爭鳴
  5. 經營某種行業或具有某種身分的人。
    【例】商家、店家、少東家
  6. 自稱或稱別人。
    【例】自家、咱家、婦道人家
  7. 對人謙稱自己的親長。
    【例】家父、家母、家兄
  8. 量詞。計算家庭、店鋪、大型企業等的單位。
    【例】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大家,為古時對女子的尊稱。
    【例】世稱漢代班昭為曹大家。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ā
解釋:
[名]
1.眷屬共同生活的場所。如:「家庭」、「回家」。唐.賀知章〈回鄉偶書〉詩二首之一:「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2.一門之內共同生活的人。《呂氏春秋.先識覽.察微》:「吳人應之不恭,怒殺而去之,吳人往報之,盡屠其家。」
3.學術流派。如:「儒家」、「道家」、「百家爭鳴」、「一家之言」。
4.經營某種行業或具有某種身分的人。如:「農家」、「商家」、「店家」、「少東家」。
5.尊稱學有專長或有專門技術的人。如:「專家」、「文學家」、「科學家」。
6.自稱或稱別人。如:「自家」、「咱家」、「哀家」、「姑娘家」、「小孩子家」、「婦道人家」。
7.古代大夫所統治的政治區域。與「國」相對。《論語.季氏》:「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8.私有財產。《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夫賣庸而播耕者,主人費家而美食。」《史記.卷八五.呂不韋傳》:「諸嫪毐舍人皆沒其家而遷之蜀。」
9.量詞。計算家庭、店鋪、大型企業等的單位。如:「住戶不滿十家」、「三家報社」、「只此一家,別無分號。」、「開了三家分公司。」
10. 姓。如周代有家伯。
[動]
居住。《文選.江淹.別賦》:「又若君居淄右,妾家河陽。」
[形]
1.對人謙稱自己的親長。如:「家父」、「家母」、「家兄」。
2.家中的。如:「家事」、「家人」、「家產」、「家業」、「家僮」。
3.家中飼養的。如:「家畜」、「家禽」。
[助]
置於句中。相當於「地」、「的」。元.蕭德祥《殺狗勸夫》第二折:「他道俺哥哥十分家沉醉,且吃些兒熱湯熱水。」《西遊記》第五一回:「大碗家寬懷暢飲。」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對女子的尊稱。同「姑」。《後漢書.卷八四.列女傳.曹世叔妻傳》:「扶風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帝數召入宮,令皇后諸貴人師事焉,號曰大家。」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a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家庭。
  2. [[名] ] 尊稱自己的長輩。
  3. [[名] ] 尊稱學有專長的人。
  4. [[名] ] 與家庭有關的。
  5. [[名] ] 表單位、商店或團體。
  6. [[名] ] 表派別。
音讀: ke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家庭。
  2. [[量] ] 計算家庭或商店的單位。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