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摸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ㄑㄧㄥㄈㄨˇㄖㄨˊ:「ㄈㄨˇㄇㄛ」、「ㄔㄨˋㄇㄛ」。
  2. ㄔㄨˋㄊㄢˋㄖㄨˊ:「ㄇㄛㄙㄨㄛˇ」、「ㄒㄧㄚ˙ㄗㄇㄛㄒㄧㄤˋ」、「ㄇㄛㄑㄧㄥㄉㄧˇㄒㄧˋ」。
  3. ㄊㄡㄑㄩˇㄖㄨˊ:「ㄊㄡㄐㄧㄇㄛㄍㄡˇ」。
  4. ㄇㄛㄩˊ:①ㄗㄞˋㄕㄨㄟˇㄓㄨㄥㄌㄠㄩˊㄖㄨˊ:「ㄒㄧㄠˇㄕˊㄏㄡˋㄨㄛˇㄔㄤˊㄗㄞˋㄏㄜˊㄌㄧˇㄇㄛㄩˊ。」②ㄅㄧˇㄩˋㄊㄡㄌㄢˇㄇㄥㄏㄨㄣˋㄖㄨˊ:「ㄊㄚㄕㄤˋㄅㄢㄕˊㄔㄤˊㄇㄛㄩ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摸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用手接觸或撫摩。
    【例】觸摸、撫摸 ◎
  2. 揣測、透過試探而了解。
    【例】我摸準了他的脾氣,才敢如此做。
  3. 抓。
    【例】摸牌
  4. 拖延。
    【例】他動作緩慢,摸了半天才出門。
  5. 帶探索意思的掏取。
    【例】只見他慌慌張張的從口袋裡摸了半天,才摸出兩個銅板來。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1.用手接觸或撫摩。如:「摸骨」、「撫摸」。《三國志.卷二九.魏書.方技傳.華佗傳》:「佗視脈,曰:『胎已死矣。』使人手摸知所在。」《儒林外史》第二回:「醒了摸一摸頭,就像還有些熱。」
2.揣測、通過試探而了解。如:「我摸準了他的脾氣。」
3.掏。《老殘遊記》第一六回:「那老兒便從懷裡摸出個皮靴頁兒來。」
4.偷取。如:「偷雞摸狗」。
5.抓、玩。如:「摸四圈」。《程乙本紅樓夢》第五三回:「趕圍棋摸牌作戲。」
6.逗留、拖延。如:「他動作緩慢,摸了半天才出門。」
注音:
漢語拼音: māo
解釋:
(一)之又音。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仿效。同「摹」。《新唐書.卷九三.李靖傳》:「又敕摸詔本,還賜彥芳。」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相關資料連結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相關資料連結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bong/boo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用手輕輕觸碰或摩擦,以感覺或尋找物體。
  2. [[形] ] 形容人做事緩慢拖拉。
音讀: moo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安搭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