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教室言語互動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lassroom discourse
作者: 呂美慧
日期: 2012年10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教室言語互動(classroom discourse)是教師和學生在教室裡用以溝通彼此的語言,透過言談和對話,以進行教學。因此教室言談互動並非自然的言談模式,而是教師指導學生進行知識組織以及學習活動的媒介,隱含著教師的教學型態、學生的學習方式、師生的互動關係,以及教學活動的操作。   教室言語互動的研究是探究教學歷程中,教師和學生的言談行為與互動型態。最早的教室言語互動研究發表於1910年,當時是由速記員記錄高中教室的師生言談。1930年代才有第一卷錄音帶的教室記錄發表於世,到1960年代發展出以錄音轉譯稿作為研究素材後,相關的研究才有快速的成長。1973年Barak Rosenshine 和Norma Furst進行76個不同公立學校教室的教學記錄,並分析其教室言語互動行為。從這些研究得知,師生口語互動有一普遍的基本結構,即教師問一個問題,學生回答,教師評論這些答案,然後提問進一步的問題,在整個教學歷程,這種提問-回答-評論的言談模式一再重覆循環。而教師也運用這種言談互動模式,力圖使學生注意力集中於學習,進行知識和意義的溝通,每一陳述都依從於情境脈絡的意義,也加入新的意義,再決定隨後陳述的意義。   1987年Bracha Alpert依照師生言語互動程度,把教室言語行為分作三種:(1)沉默:幾乎都是教師在說,偶而才問一個問題;(2)控制:提問-回答-評論;(3)活躍:教師促使學生彼此對談。Y. M. Lotman則是依據文本的雙重功能論,把教室言談區分為:(1)單語模式:教師啟動(initiation)-學生回應(response)-教師評量(evaluation),即IRE模式,旨在傳遞訊息;(2)對話模式:兩個以上的人就某一主題進行對話和討論,以創造新意義。顯然,Alpert的分類廣泛概括了教室言談的互動類型,但除卻沉默的言語互動外,其餘兩種與Lotman的區分是雷同的。IRE的單語模式係由教師主導,旨在傳遞訊息,而且教學性語言和規約性語言互為嵌合,不僅是為教學所需,也有規訓控制的作用,除了檢視訊息是否順利傳遞,也維持集體秩序的穩定。而對話模式則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釋放權力,鼓勵對話、溝通和討論,使訊息開放、交流和調適,具有創造新意義的功能。   另一種研究取向是受到俄國心理學家Lev Vygotsky社會學習理論的影響,認為高層次心智功能乃源自社會互動歷程中,以語言或符號為中介,由個人與環境互動建構而成的。這一研究取向的學者主張:學習是在參與教室語言互動的歷程持續進行的;當學生從事語言行為,他們獲得對該課程之言談和思考的方式,透過此社會性語言行為的內化,才獲致高層次的心智功能。要言之,在兒童的學習與發展過程中,語言是個人心智與社會文化的重要橋樑,教室語言互動更是教師為學生搭建的學習鷹架,促使其心智功能更進一步的發展。   透過教室言語互動之研究,可以了解師生溝通的方式和內容期望、同儕社會關係和教室文化,以及學生學習的發展歷程,進而促使教學和學習理論的研究發展,以期俾益於教學和學習效能之提升。Guthrie, James W. (2003).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New York: Macmillan Reference USA.
蔡菁菁(2009)。一位國小教師的數學課教室言談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參考資料:
Guthrie, James W. (2003).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New York: Macmillan Reference USA.
蔡菁菁(2009)。一位國小教師的數學課教室言談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教室言語互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