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文化傳遞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ultural Transmission
作者: 宋明順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文化傳遞,是指上一代將該社會的文化傳遞給下一代的過程。文化傳遞乃一社會體系要維持其原有型態所不可或缺的基本功能;此工作若失敗,則該社會的原有形態便將被迫中斷,或者改型。
  文化傳遞也是教育最重要的明顯功能之一,特別是學校教育,經過有組織、有體系、有目標的計畫,以傳遞經過選擇的文化(即課程或教材)給下一代,藉以保持文化之持續性及社會生活的和諧性。因此社會化過程,也可說是文化的傳遞過程。
  在單純、同質性(homogeneity)較高的初民社會裡,成員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習俗、規範等比較類似,文化的傳遞可在社會的日常生活中順利進行,此時社會便是學校,不必另設機構專門擔任此項工作。但在複雜、異質性(heterogeneity)較高的社會,特別是當代工業化、都市化的社會,成員的社會規範、價值觀,信仰、生活方式等複雜而紛歧,因此必須藉專門的機構或社會制度來完成此項工作;同時,所要傳遞的文化內容,也須由社會的專門機構加以研究並決定。學校往往就負起了這項任務。
  因此學校的課程和傳授內容,便反映了社會對文化傳遞項目的選擇結果。在多元化及價值對立的社會,這種選擇涉及權力問題。如美國在一九六○年代以前,由於黑人、婦女等弱勢團體權力小,因此大學課程中甚少有「黑人研究」或「婦女研究」。目前由於權力改變,這些弱勢團體的影響力大增,這些課程在美國各大學因而相當普遍。由此可知,文化傳遞或學校課程與政治權力有密切關係。有關這方面的研究,稱為文化政治學(cultural politics)或課程政治學(curriculum politics)。
  文化傳遞理論也應用到偏差行為理論(theories of deviant behavior)。那些在偏差文化(deviant culture)占優勢的地區(如貧民區,或少數民族住區)長大的孩子,由於接觸偏差文化的可能性較大,因此也更可能產生偏差行為。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文化傳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