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朱鷺 - 教育百科
ˋ
  • 漢語拼音 zhū lù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ū lù
解釋:
1.動物名。鳥綱鸛形目朱鷺科。體形似鶴,嘴細長而彎曲,羽毛白色或灰色,腳長色赤,趾間的基部有蹼。常棲息在沼澤河湖旁,夏季繁殖於北方,秋冬南遷。《隋書.卷五七.列傳.盧思道》:「望玄鵠而為侶,比朱鷺而相依。」
2.樂曲名。漢鼓吹鐃歌十八曲中的第一曲。傳說戰國楚威王時曾有朱鷺合遝飛翔而來舞。一說古代在鼓上飾畫作鷺形,因以為名。唐.陸龜蒙〈和襲美寄毗陵魏處士樸〉詩:「溪籟自吟朱鷺曲,沙雲還作白鷗媒。」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朱鷺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朱鷺
英文名: Nipponia nippon
描述:
成鳥身體為白色或灰色。臉部裸露、皮膚紅色,頭後的羽毛很長,形成羽冠。喙黑色、尖端紅色,跗蹠與趾紅色。白色型的飛羽及尾羽帶有橘褐色。灰色型為繁殖羽,背面、頸部和胸部上方呈深鼠灰色,腹部、大覆羽和小覆羽近白色。亞成鳥臉色較黃,喙較短。
分布:
原分布於亞洲東部,包括西伯利亞東部、中國中部以東、日本、朝鮮半島等地,現僅分布於中國陝西省洋縣。台灣在日治時代除了淡水、金山有紀錄之外,亦曾在台中、台北及高雄收集到標本。光復以後,台灣不曾有可信的紀錄出現。
作者: 劉小如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