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沃司考斯基,雷恩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Woizikovsky, Leon (1899-1975)
作者: 謝庭芝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名。波蘭芭蕾舞者,編舞家及教師,他生於華沙,曾就讀於當地波蘭帝國芭蕾學校(the School of the Imperial Polish Ballet),也曾受教於恩利可.卻革堤(Enrico Cecchetti)門下。從1915年到1929年為狄亞格烈夫俄國芭蕾舞團(the Diaghlev Ballet Russe)的首席性格舞者,陸續地在駐團編舞家米契爾.佛金(Mikhail Fokine)、瓦司拉夫.尼金斯基(Vaslav Nijinsky)、雷歐尼得.馬辛(Leonid Massine)、伯妮絲拉娃.尼金斯卡(Bronislava Nijinska)、喬治.巴蘭欽(George Balanchine)的作品中演出,其中馬辛的《拉斯.美妮娜斯》(Las Meninas, 1916)、《三角帽》(Le Tricorne, 1919),尼金斯卡的《睡公主》(The Sleeping Princess, 1921)、《婚禮》(Les Noces, 1923),《蜂飛蝶舞》(Les Biches, 1924)、《藍色火車》(Le Train Bleu, 1924),巴蘭欽所編的《巴拉豹》(Barabau, 1925)、《浪子》(The Prodigal Son, 1929),佛金所作的《彼得羅虛卡》(Petrouchka)、《天方夜譚》(Schéhérézade)、《蝴蝶》(Les Papillons),尼金斯基的作品《牧神的午後》(L´ Après-midi d´un Faune)等都是沃司考斯基的拿手好戲。在狄亞格烈夫去世之後,沃司考斯基繼續參與歐美的各舞團的演出,包括:安娜.帕芙洛娃舞團(the Anna Pavlova),蒙地卡羅俄國芭蕾舞團(the Ballet Russe de Monte Carlo),曾演出馬辛所編的《預兆》(Les Présages),巴蘭欽所作的《戈蒂雍舞》(Cotillion, 1932)與《競賽》(Le Concurrence, 1932)。最後他在倫敦自組了一位舞團,名叫柯麗希姆芭蕾舞團(The Coliseum Theatre Ballet),剛開始於巡迴演出中曾演出佛金所編的《仙女們》(Les Sylphides)、《彼得羅虛卡》與《嘉年華會》(Carnaval),也演出他自己改編的《蠱惑的愛》(L´Amour Sorcier)。稍後又回到蒙地卡羅俄國芭蕾舞團並巡迴美國演出。1939年沃司考斯基又創立了波蘭芭蕾舞團(The Polish Ballet),隨即參加紐約世界博覽會(the New York World´s Fair)的演出。他所編的作品大部分發表於紐約,有些則為英國或其它巡迴舞團所作。沃司考斯基曾在蒙地卡羅俄國芭蕾舞團,和自己的紐約工作室執教,直到1945年才回波蘭去主持歌劇芭蕾學校。他在西歐,特別是英國,演出許多佛金的作品,陸續的也在許多舞團擔任芭蕾教師,例如:馬辛所帶領的歐洲芭蕾舞團(the Ballet Europe),倫敦節慶芭蕾舞團(the London Festival Ballet)。最後他回波蘭,專心為祖國效勞。他叫好又叫座的舞碼為《伊果王子》(Prince Igor),《好脾氣的女人》(Les Femmes de Bonne Humeur)。他也編了不少舞作,例如:《舞會當中》(During the Ball, 1936)、《鄉村婚禮》(Country Wedding)、《寓言》(Allegory, 1935)、《神仙故事》(A Fairy Tale, 1938)……等等。
參照:
Marie-Françoise Christout《Le Ballet Occidental, naissance et métamorphoses ⅩⅥe-ⅩⅩe siècles》1995、Martha Bremser《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Anatole Chujoy&P.W.Manchester《The Dance Encyclopedia》1967、Barbara Noami & Cohen-Stratyner《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Dance》1982.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沃司考斯基,雷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