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泰勒評鑑模式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Tyler Evaluation Model
作者: 蔡清田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泰勒評鑑模式係由美國教育學者泰勒(Ralph W. Tyler)根據其一九三○年代及一九四○年代在俄亥俄州立大學所參與的「八年研究」(The Eight-Year Study)的評鑑方案中,所發展出來的第一套系統的教育評鑑方法,又稱為目標本位評鑑(goal-based evaluation)或目標獲得模式(goal-attainment model)的評鑑。
  泰勒評鑑模式的評鑑程序的步驟為:(1)擬訂一般目標或具體目標;(2)將目標加以分類;(3)用行為術語界定目標;(4)尋找並建立能顯示具體目標達成程度的情境;(5)在某種情境下,向參與教育方案的有關人員解釋評鑑策略的目的;(6)選擇或發展適當的測量技術和方法;(7)蒐集學生的行為表現資料;(8)將蒐集到的資料與行為目標相比較。
  泰勒在〔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一書中指出,上述評鑑步驟的要點在於確定教育目標透過課程教學方案實施之後的達成程度。因此目標的擬訂,不只是作為課程選擇組織的規準,也是評鑑課程方案的依據。
  泰勒認為為了確切地估計課程目標的達成程度,評鑑人員必須描述、追蹤、測量預期目標,特別須能清楚地陳述具體目標,最好是以行為目標來撰寫,如此方能方便課程評鑑人員之觀察與測量。因此教育評鑑的主要參與者包括課程設計人員、學校教師以及外部的評鑑專家。
  泰勒評鑑模式的貢獻在於他是第一個提出、描述和應用一套系統的教育評鑑的學者,其方法論不但普遍而且影響深遠,如哈蒙(R.L. Hammond)、梅菲舍(N.S. Metfessel)、麥可(W.B. Michael)、普羅佛斯(M.M. Provus)等評鑑專家,也都延續泰勒評鑑模式之基本精神,就連著名的評鑑學者克隆巴哈(Lee Cronbach)也深受泰勒之影響。
  泰勒評鑑模式的優點在於將評鑑的焦點從學生的評量轉移到教育方案的目標達成程度,擴大了評鑑的對象與內容範圍。然而其缺失在於受到預訂目標的束縛,忽略了未預期的目標,更忽略了隱含不明的學習歷程與教室情境中師生互動的教學歷程,而且此模式也不適用於「欣賞」、「沈思」等不易用具體目標界定的認知、情意之學習。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泰勒評鑑模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