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盅碗舞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hung Wan Wu
作者: 董錫玖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名。流行於蒙古各部族中的民間舞蹈。鄂爾多斯稱《酒盅舞》,喀爾喀蒙古人呼為杜爾伯特《頂碗舞》,土爾扈特蒙古人稱它為《筷碟舞》,蒙古諸部族的舞蹈孕育了當代《盅碗舞》(莫德格瑪著《蒙古舞蹈文化》)。它起源金元間的歌舞形式,蒙語稱「倒喇」意為又歌又舞。清陸次雲《滿庭芳》詞:「雙甌分頂,頂上燃燈。」《燕部雜 》注:「舞人頂甌燈起舞」。因舞者頭頂一碗或數碗,雙手各擎二盅,相扣有聲故名。是具有特技性的舞蹈。多在蒙古包裡,由一女子在宴席前表演,動作多以原地坐、跪立舞為主,舞者頭部與頸部保持穩定,頂碗時以頭部和頭巾巧妙運用,以腰、肩、背、腕,手的動作為主,把〈柔肩〉、〈碎抖肩〉、〈旋轉〉、〈下板腰〉、〈圓場〉頂碗和敲擊酒盅的一連串技藝一一展現,一氣呵成,既端莊凝重,又俏麗挺拔。人體與器物美妙結合,充分表現了蒙古婦女的形體美。伴奏原以聚宴者即興演唱民歌擊盅擊筷為主,樂器有四胡、三弦。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斯琴塔日哈與賈作光以傳統盅碗舞為基礎,改編為女子獨舞作為舞台表演,深受觀眾歡迎。此後由莫德歌瑪表演,西元1962她在芬蘭赫爾辛基第八屆世界青年與學生友誼聯歡節上的演出獲金獎,被稱為東方一絕。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盅碗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