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立體教材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Three Dimensional Teaching Material
作者: 李文瑞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立體教材是視聽媒體的一種類別,以其有高度、寬度及厚(或深)度的物體或圖型,應用於教學的媒體。由於實物有時受到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或準備不易,或因實物本身抽象、不易理解等因素,教學時則可利用一些類似或具體的代用品,包括實物、標本、模型、立體圖型、地球儀等,使學生可以看、摸、聽、嗅或品嘗,而讓學生得到真實具體的經驗和觀念,這些都屬於立體教材。通常立體教材是將原物放大、縮小、簡化或抽出某部分加以強調,或配合其生態環境而作成。例如常見到的人體骨骼模型、博物館中的生物標本,有時也常看到生態環境模型。如臺北動物園教育中心的「恐龍生態展」即是一例。
  立體教材在教學上的價值有以下幾點:
1.可以使學習者獲得較具體的經不論是實物、標本、模型、立體圖地球儀等,用於教學,都是透過學生的多種感官而獲得經驗,不僅可看和聽,還可動手摸一摸、聞一聞、嘗一嘗,不僅可看到外貌,且可了解內部構造,使學生獲得具體的經驗。2.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立體教材所代表的是具體、真實而生動的物品。因此學生所感受學習到的亦是真實而具體,而非抽象和空洞的學習,如此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培養其想像和創造的能力。3.可使學生獲得深刻的印象:各種立體教材均有其特質及其適當的深度,學生可按自己的需要,作充分的觀察、使用或操作。學習者不但容易記憶,印象也深刻。4.可以克服時空的限制;立體教材在教學時可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過去的或其他地區的標本我們可以現在用;過去的或未來的、想像的事物也都可用立體圖型或模型來呈現。5.可節省學生觀察的時間:對一種事物形成過程的了解,可能需要長期的觀察,方能獲得較完整的概念。但利用立體教材教學,可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作詳細的觀察,以增進學習的效率。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立體教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