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蟪蛄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uì gū
解釋:
  1. 動物名。半翅目蟬科。吻長,體短。色黃綠,有黑白條紋,翅膀有黑斑。雄性腹部有鳴器,聲音響亮。
    【例】蟪蛄是一種為害桃、李等果樹的害蟲。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蟪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uì gū
解釋:
動物名。蟬類。吻長,體短。色黃綠,有黑白條紋,翅膀有黑斑。雄體腹部有鳴器,聲音響亮。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蟪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蟪蛄 Platypleura kaempferi體覆許多短灰色,但極易因活動摩擦而脫落。頭部橄欖綠色,頭頂黑色。前胸背板及中胸背板橄欖綠色;前胸背板中央具一茅狀斑紋,及黑色斜溝紋,側緣膨大區形成一明顯的三角形彎角;中胸背板前緣具有2對倒圓錐形斑紋,內側一對較小;叉狀突起前臂內側具2個黑色小圓斑,圓斑常與前胸的茅狀斑合併;腹部黑色。前翅基半部具有黑褐色及褐色交雜的雲狀斑,端半部透明,具有暗褐色或黑色大型斑紋,基部翅室呈寬三角形;後翅黑色,或僅外緣區透明。鳴聲為尖銳之金屬聲,連續的“ssee----”聲,持續數秒然後突然改變,繼續另一段音調較高的“ssee----”聲,持續約10秒,如此循環每分鐘重複數十次。成蟲出現於4~8月;於平地林緣或低海拔山區皆可發現。有關本種之描述主要引用 Chou et al.(1997)、Hayashi(1974)及Lee & Hayashi(2003)所發表之文獻內容。
知識 1:
皆陸生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蟪蛄
中文門名: 節肢動物門
中文屬名: 蟪蛄屬
拉丁亞科名: Cicadinae
中文科名: 蟬科
中文亞科名: 蟬亞科
中文族名: 蟪蛄族
拉丁界名: Animalia
拉丁種小名: kaempferi
拉丁屬名: Platypleura
中文綱名: 昆蟲綱
分布海拔高度: 低海拔﹝1000公尺以下﹞
拉丁亞綱名: Pterygota
拉丁總科名: Cicadoidea
拉丁科名: Cicadidae
拉丁門名: Arthropoda
中文總科名: 蟬總科
學域-大分類: 動物-昆蟲類
拉丁亞目名: Auchenorrhyncha
中文界名: 動物界
世界地理分布: 台灣
台灣分布地點: 平地林緣或低海拔山區
中文亞目名: 頸喙亞目
中文目名: 半翅目
拉丁目名: Hemiptera
中文亞綱名: 有翅亞綱
拉丁綱名: Insecta
拉丁族名: Platypleurini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蟪蛄
英文名: Platypleura kaempferi
描述:
本種為小型蟬,身體為橄欖綠及黑色兩色混合,且身體及前翅有銀灰色鱗毛分佈。本種的特徵為:1.頭部:頭部為暗綠色,複眼為黃綠色,有許多小黑斑分佈在複眼內,紅色的單眼。2.胸部:前胸背板為暗綠色,暗綠色的前胸緣片外側形狀彎曲,呈鈍角。黑色的中胸背板有暗黃綠色的W字紋及X字型隆起,且W字紋下方有兩個黑色斑點。3.腹部:腹部較短,為黑色,但各腹節外緣為黃綠色。另外,雄蟬腹瓣為圓弧型,且身體腹面具白粉。4.翅:前翅有淡灰黑色的雲狀斑紋,前翅翅端外緣脈附近的斑紋與翅緣斑紋相接,且翅緣斑點較大(為本種與相似的P. takasagona分辨之處)。後翅除外緣為透明其他部分為黑色。。另外,雄蟬尾節小且頂端較尖,體長約19-22mm,前翅長約27-29mm。雌蟬腹部第7腹板後有明顯的產卵管,體長約19-21mm,前翅長約28-30mm。
分布:
新竹以北之台灣山區。亦分布於中國、日本、韓國、俄羅斯與馬來西亞。
作者: 陳彥霖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