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計畫評核術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 PERT
作者: 黃昆輝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計畫評核術」是一種計畫管制的技術;顧名思義,是對計畫(program)進行評估(evaluation)和查核(review)的技術(technique)。吳定認為計畫評核術就是利用網狀圖將計畫的工作內容,適當的畫分成若干工作單元,然後排定合理而經濟的順序,計算每一工作單元所需的時間,配屬適當的資源,並不斷作適應進度的調整與修正,使計畫如期準備完成的一種技術。可見計畫評核術是以網狀圖標示工作內容、順序及所需時間,以利執行與管制的技術。
  實施計畫評核術的步驟,謝文全將之歸納為下列九個:(1)決定工作(project)及其目的:凡需要時間與資源的工作,適用此種技術,如編擬經費、整建校舍、發展課程等;(2)分析並確定完成工作所需的作業:即將工作畫分成小的步驟或單元;(3)決定各作業間之相互依賴關係:即釐清上述步驟及單元是前後關聯或可同時進行等;(4)繪製網狀圖:以圓圈「○」代表事件(event);以箭線「→」表示一切需要時間及資源之作業,作業名稱寫在箭線上,以虛線「--→」表示虛假的作業(dummy activity),即不需時間與資源的作業,目的在使網狀圖更為簡明清晰;(5)估計作業時間:以樂觀時間、悲觀時間及最可能時間來估量完成作業所需之時間;(6)計算時間並確定「關鍵路徑」:即醒目標出工作所需時間最長、寬裕時間最小的路線;(7)編製行事曆;(8)實施與回饋:根據計畫實施,逐日檢討並決定是否調整。以下舉一課程修訂工作網狀圖的例子(見下圖)。
  計畫評核術利於規劃、監督、協調與管制考核,也簡單易學,教育工作者可用來改善教育或學校行政計畫並精確管制工作,尤其時間、金錢投入較大的重要計畫,更可引用,以確保計畫之如期完成。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計畫評核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