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非指導性教學模式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Nondirective Teaching Model
作者: 郭玉霞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非指導性教學模式是依據羅吉斯(Carl Rogers)及其他提倡非指導性諮商學者的理論發展出來的。在這個模式中,教師扮演促進者(facilitator)的角色,經由非指導性的晤談,讓學生釋放感情、發展領悟、採取行動,而產生新的統整的自我。
  羅吉斯將本身對於治療的看法延伸到教育,因而發展了這個模式。此模式的假設是學生願意為本身的學習負責,學習的成功須賴學生與教師願意公開地分享想法,並真誠地相互溝通。學習環境是用來培育學生而排控制學習結果的。因此,此模式關心的是長期的學習型態與學生人格的發展,而不是短期的教學目標。
  非指導性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幫助學生得到個人的統整、效能與真實的自我評估。學生並不一定要改變,但教師的目標是幫助他們了解本身的需要與價值,使他們能有效地引導本身的決定。在過程中,學生在確定本身的問題並形成解決策略的能力受到尊重,教師試著從學生的角度來看這個世界,由此產生共鳴的溝通氣氛,所採用的主要方式是非指導性的晤談。
  非指導性的溝通氣氛有四項特質:(1)教師對學生表達關懷與同情心,並把學生當作人看待;(2)教師允許學生感情的表達,不作判斷或說教;(3)學生可自由地表達感情,但非任意地控制教師;(4)這種諮商關係排除任何型態的壓力與強制。
  在非指導式教學模式中,學生與教師共同負擔討論的責任,然而有時候老師要做指引式的回答,以引導、維持晤談的進行。教師在評論時,不解釋、評量或提出忠告,而是反應、澄清、接受與理解。通常,教師的回答是簡短的、支持的,使學生能繼續討論。有兩種半指導式的回答,即解釋與贊同,雖較少使用,但有時在推動晤談的進行是有用的。
  羅吉斯指出非指導式晤談是有順序的,共有五個步驟:(1)教師界定協助的情境;(2)學生經由情感的表達來探索問題的核心;(3)學生逐漸發展領悟力;(4)學生對於問題進行規劃並作決定;(5)學生發展更積極的行動。
  非指導式教學模式可用在不同類型的問題情境,在個人問題的案例中,學生探索有關自我的感情;在社會問題的案例中,學生探索與別人關係的感情;在學科問題情境中,學生探討對於能力、興趣的感覺。晤談的內容都是個人而非外在的,環繞著當事者的感情、經驗、領悟與對問題的解決上。要有效地運用這個模式,教師必須接受「學生有能力了解與適應本身的生活」這個理念。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非指導性教學模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