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青年師範學校(日本)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楊思偉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青年師範學校為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培育青年學校(戰時的中等教育,半工半讀方式)師資的政府師資培育機構;唯因受到戰爭影響,設校存在期間甚短,於一九四四年(昭和十九年)成立,至一九四六年戰後教育改革活動中,即和師範學校一起改制,併入學藝大學、學藝學部或教育學部之中。
  早在一九三五年(昭和十年)三月,日本公布〔青年學校令〕,合併實業補習學校和青年訓練所而成立青年學校。為了提供青年學校教師,也頒布〔青年學校教員養成所令〕,接著制定〔青年學校教員養成所規程〕。依此規定,青年學校教員養成所為公立學校,招收實業學校、師範學校、中學校、高等女學校的畢業生,修業期限為兩年。
  一九三八年五月在青年學校教員養成所中設置臨時養成科,招收具有小學正教員免許狀者,或在中等學校修業五年以上者,只要修讀一年即可,以應付師資的需要。不過因為青年學校教員養成所,大部分附設在農業學校、農業試驗所、師範學校中,所以只能說是不完全的教育機構。為解決這些問題,一九四三年三月修改該養成所規程,將修業年限延長為三年,招生對象則改為中學畢業者、專門學校入學檢定合格者,或在青年學校本科肄業五年且成績特優者等。迨至一九四四年,遂將青年學校教員養成所做為母體,依據〔師範教育令〕之修訂,而設置青年師範學校,成為官立且修業年限為三年的教師養成機構。入學資格限定為青年師範學校預科結業者,或中學校、高等女學校畢業者,或具有同等學歷水準者。青年師範學校設有農業科、工業科、商業科、水產科及女子部。學生在學期間發給公費,唯畢業後有在學期間二倍的服務義務。自此之後,青年師範學校成為師範學校同階的師資培養機構。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青年師範學校(日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