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碰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ㄕˊ
  • 部首外筆畫 8
  • 總筆畫 13
  • 漢語拼音 pèng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ㄓㄨㄤˋㄖㄨˊ:「ㄆㄥˋㄓㄨㄤˋ」、「ㄆㄥˋㄊㄨㄥˋ˙ㄌㄜ」。
  2. ㄩˋㄐㄧㄢˋㄖㄨˊ:「ㄆㄥˋㄊㄡˊ」、「ㄆㄥˋㄐㄧㄢˋ」、「ㄆㄥˋㄍㄨㄛˋㄇㄧㄢˋ」。
  3. ㄕˋㄧˊㄕˋㄖㄨˊ:「ㄆㄥˋㄩㄣˋㄑㄧˋ」。
  4. ㄆㄥˋㄑㄧㄠˇㄍㄤㄏㄠˇㄖㄨˊ:「ㄆㄥˋㄑㄧㄠˇㄋㄧˇㄧㄝˇㄗㄞˋㄓㄜˋㄨㄛˇㄐㄧㄡˋㄕㄨㄛㄇㄧㄥˊㄧˊㄒㄧㄚˋㄓㄜˋㄐㄧㄢˋㄕˋ˙ㄅㄚ!」
  5. ㄆㄥˋㄅㄧˋㄑㄧㄡˊㄖㄣˊㄅㄤㄓㄨˋㄅㄟˋㄏㄨㄟˊㄐㄩㄝˊㄏㄨㄛˋㄕㄡˋㄉㄠˋㄗㄨˇㄞˋㄏㄨㄛˋㄗㄨㄛˋㄆㄥˋㄉㄧㄥ˙ㄗ」。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碰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èng
解釋:
  1. 行進間突然接觸到某個物體。
    【例】碰擊、碰傷、碰觸
  2. 遇到。
    【例】碰見、碰面
  3. 試探、嘗試。
    【例】碰運氣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碰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èng
解釋:
[動]
1.物體與物相撞擊。如:「相碰」、「碰傷了手」。
2.遇到。如:「碰見」、「碰到」。
3.試探、嘗試。如:「碰運氣」、「碰機會」。
4.招惹。《紅樓夢》第五五回:「何苦你們先來碰在這釘子上?」《兒女英雄傳》第二二回:「其實咱們離開不到一年,瞧瞧你們在外頭,倒碰出多少不順心的事來。」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碰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碰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pō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偶然遇到、相逢。
  2. [[動] ] 互相撞擊。
音讀: phòng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碰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兩物相撞擊。如:「相碰」、「碰傷了手」。《文明小史》第四一回:「不知如何忽然把頭在石頭上碰了一下,當時就皮破血流,不省人事。」《老殘遊記》第八回:「滾了幾步,就有一塊大石將他攔住,所以一點沒有碰傷。」

2. 遇到。如:「碰到」。《文明小史》第五五回:「事有湊巧,當天晚上同了湘蘭到戲館裡去看戲,在包廂裡驀然碰見了幾個熟人。」《紅樓夢》第五五回:「這正碰了我的機會,我正愁沒個膀臂。」

3. 試探、嘗試。如:「碰運氣」。《鏡花緣》第八回:「近來喜得身子強壯,販些零星貨物到外洋碰碰財運,強如在家坐吃山空,這是俺的舊營生,少不得又要吃些辛苦。」《鏡花緣》第二九回:「俺想這鳥惟在歧舌還有人出價,若到別處,有誰來買?只好飯後去碰碰機會。」

4. 招惹、觸犯。《兒女英雄傳》第二二回:「其實咱們離開不到一年,瞧瞧你們在外頭,倒碰出多少不順心的事來。」《紅樓夢》第六九回:「他現是二房奶奶,你爺心坎兒上的人,我還讓他三分,你去硬碰他,豈不是自尋其死﹖」《老殘遊記》第五回:「俺們這個玉大人真是了不得,賽過活閻王,碰著了就是個死。」

注音: ㄆㄥ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碰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