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耑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ㄦˊ
  • 部首外筆畫 3
  • 總筆畫 9
  • 漢語拼音 duānzhuā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uān
解釋:
[名]
1.事物的起始。通「端」。《漢書.卷三○.藝文志》:「言感物造耑,材知深美。」
2.器物的尖端。《周禮.冬官考工記.磬氏》:「已上則摩其旁,已下則摩其耑。」
注音:
漢語拼音: zhuān
解釋:
[副]
特地。同「專」。如:「耑送」、「耑達」。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耑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ㄉㄨㄢ

1. 事物的起始。通「端」。《說文解字.耑部》:「耑,物初生之題也。」《漢書.卷三○.藝文志》:「言感物造耑,材知深美。」清.龔自珍〈送徐鐵孫序〉:「乃書是言,以弁君之詩之耑。」

2. 器物的尖端。《周禮.冬官考工記.磬氏》:「已上則摩其旁,已下則摩其耑。」《漢書.卷二六.天文志》:「前列直斗口三星,隨北耑銳,若見若不見,曰陰德,或曰天一。」

㈡ㄓㄨㄢ

特地。如:「耑送」、「耑達」。同「專」。《醒世姻緣》第三一回:「將四門貧士另在儒學設立粥廠,耑待那些貧生。」《儒林外史》第三四回:「朝廷大典,李大人耑要借光,不想先生病得狼狽至此。」

注音: ㈠ㄉㄨㄢ ㈡ㄓㄨㄢ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耑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