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蝤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ㄏㄨㄟˇ
  • 部首外筆畫 9
  • 總筆畫 15
  • 漢語拼音 jiūqi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iú
解釋:
[名]
1.參見「蝤蠐」條。
2.一種昆蟲。通「蝣」。參見「蜉蝣」條。
注音:
漢語拼音: jiū
解釋:
參見「蝤蛑」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蝤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ㄑㄧㄡˊ
[名]❶見「蝤蠐」。
※蝤蠐:
天牛及桑牛的幼蟲。因其體豐潤潔白,故古人用以比喻婦女光滑柔膩的頸項。詩經.衛風.碩人:「膚如凝脂,領如蝤蠐。」
❷一種昆蟲。通「蝣」。見「蜉蝣」。
※蜉蝣:
1.動物名。蟲類。長六、七分,頭似蜻蛉而略小,有四翅,體細而狹。夏秋之交,多近水而飛,往往數小時即死。或作「浮游」、「浮蝣」。
2.詩經曹風的篇名。共三章。根據詩序:「蜉蝣,刺奢也。」首章二句為「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㈡ㄐㄧㄡ
見「蝤蛑」。
※蝤蛑:
梭子蟹的別名。節肢動物門甲殼綱十足目梭子蟹科。體肢全部暗綠,大者頭胸甲闊約尺餘,小者四五寸。第五對足扁平如槳,適於游泳。頭胸部橫長,兩側有尖稜,前廣後狹,其形如梭。穴居於海沙泥中,肉美可食。

㈢ㄧㄡˊ
作「」形時,為@B04317

注音: ㈠ㄑㄧㄡˊ ㈡ㄐㄧㄡ ㈢ㄧㄡ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蝤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