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卜 - 教育百科
ˇ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ㄍㄨˇㄖㄣˊㄓㄨㄛˊㄕㄠㄍㄨㄟㄐㄧㄚˇㄏㄨㄛˋㄋㄧㄡˊㄍㄨˇㄍㄨㄢㄎㄢˋㄌㄧㄝˋㄨㄣˊㄌㄞˊㄊㄨㄟㄉㄨㄢˋㄕˋㄑㄧㄥˊㄐㄧˊㄒㄩㄥㄖㄨˊ:「ㄓㄢㄅㄨˇ」、「ㄍㄨㄟㄅㄨˇ」。
  2. ㄈㄢˋㄓˇㄧˋㄅㄢㄩˋㄘㄜˋㄐㄧˊㄒㄩㄥ˙ㄉㄜㄈㄤㄈㄚˇㄖㄨˊ:「ㄅㄨˇㄍㄨㄚˋ」、「ㄑㄧㄡˊㄕㄣˊㄨㄣˋㄅㄨˇ」。
  3. ㄩˋㄌㄧㄠˋㄩˋㄘㄜˋㄖㄨˊ:「ㄕㄥㄙˇㄨㄟˋㄅㄨˇ」。
  4. ㄒㄩㄢˇㄗㄜˊㄖㄨˊ:「ㄅㄨˇㄐㄩ」、「ㄅㄨˇㄌㄧㄣ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卜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古人灼燒龜甲或牛骨,辨視其裂紋以推斷事情吉凶的習俗。
    【例】占卜、龜卜
  2. 泛指一般預測吉凶的方法。
    【例】卜卦
  3. 預料、預測。
    【例】生死未卜
  4. 選擇。
    【例】卜居、卜鄰
  5. 姓。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古人灼燒龜甲或牛骨,辨視其裂紋以推斷事情吉凶的行為。如:「占卜」、「龜卜」。
2.泛指一般預測吉凶的方法。如:「卜卦」。清.王漁洋〈灞橋寄內〉詩二首之二:「閨中若問金錢卜,秋雨秋風過灞橋。」
3.掌管問卜之事的人。《楚辭.屈原.卜居》:「心煩慮亂,不知所從,往見太卜鄭詹尹。」《禮記.王制》:「凡執技以事上者,祝史射御醫卜及百工。」
4.古劇角色名稱。飾演老婦人,如今戲中的老旦。如:「卜兒」。《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宦門子弟錯立身.第五出》:「(末卜商量介)萬事不由人計較,一生都是命安排。」
5.姓。如春秋時衛國有卜商,清代有卜舜牟。
6.二一四部首之一。
[動]
1.灼龜占卦。《左傳.僖公四年》:「初,晉獻公欲以驪姬為夫人,卜之不吉。」
2.預料、事先推斷。如:「未卜先知」、「勝敗可卜」。《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試延以公主,起有留心則必受之,無留心則必辭矣。以此卜之。」
3.選擇。如:「卜居」、「卜鄰」。《左傳.昭公三年》:「非宅是卜,唯鄰是卜。」宋.陸游〈呂從事夫人方氏墓誌銘〉:「以潦水齧墓趾,改卜於舊墓少東二百步。」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poh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試試看。
音讀: pok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卜卦、占卜。
音讀: Poh
屬性: 附-百家姓
解釋:
  1. 附錄-百家姓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ㄅㄨˇ

1.古人灼燒龜甲或獸骨,辨視其裂紋以推斷吉凶。如:「占卜」、「龜卜」。《說文解字.卜部》:「卜,灼剝龜也。」《詩經.大雅.文王有聲》:「考卜維王,宅是鎬京,維龜正之,武王成之。」漢.毛亨.傳:「稽疑之法,必契灼龜而卜之。」《左傳.僖公四年》:「初,晉獻公欲以驪姬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

2.泛指預測吉凶之法。如:「卜卦」、「卜筊」。《隋書.卷八三.西域傳.女國傳》:「祭畢,入山祝之,有一鳥如雌雉,來集掌上,破其腹而視之,有粟則年豐,沙石則有災,謂之鳥卜。」宋.洪邁《夷堅三志己.卷四.蕭縣陶匠》:「蕭沛土俗,多以上巳節群集郊野,傾油於溪水不流之處,用占一歲休咎,目曰油花卜。」清.王漁洋〈灞橋寄內〉詩二首之二:「閨中若問金錢卜,秋雨秋風過灞橋。」

3.掌管問卜之人。《禮記.王制》:「凡執技以事上者,祝史射御醫卜及百工。」《楚辭.屈原.卜居》:「心煩慮亂,不知所從,往見太卜鄭詹尹。」

4.預料、事先推斷。如:「未卜先知」、「勝敗可卜」。《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列傳.吳起》:「試延以公主,起有留心則必受之,無留心則必辭矣。以此卜之。」《魏書.卷三六.列傳.李順》:「歌致令而可卜,詠歸田而有期。」

5.選擇。如:「卜居」、「卜鄰」。《左傳.昭公三年》:「非宅是卜,唯鄰是卜。」宋.陸遊〈呂從事夫人方氏墓誌銘〉:「以潦水齧墓趾,改卜於舊墓少東二百步。」

6.賜與。《爾雅.釋詁》:「卜,予也。」晉.郭璞.注:「賚、卜、畀,皆賜與也。」《詩經.小雅.楚茨》:「卜爾百福,如幾如式。」漢.鄭玄.箋:「卜,予也。」

7.古劇腳色之名。飾演老婦人,如今戲中之老旦。如:「卜兒」。《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宦門子弟錯立身.第五》:「(末卜商量介)萬事不由人計較,一生都是命安排。」

8.姓。如春秋衛有卜商,清代有卜舜牟。

9.二一四部首之一。

㈡ㄅㄛˊ

@A03557

注音: ㈠ㄅㄨˇ ㈡ㄅㄛ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卜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