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颺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ㄈㄥ
  • 部首外筆畫 9
  • 總筆畫 18
  • 漢語拼音 yáng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áng
解釋:
  1. 高飛。
    【例】高颺、遠颺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颺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áng
解釋:
[動]
1.風吹。《說文解字.風部》:「颺,風所飛揚也。」唐.許渾〈送客歸峽中〉詩:「江風颺帆急,山月下樓遲。」
2.高飛。如:「高颺」、「遠颺」。《後漢書.卷七五.呂布傳》:「譬如養鷹,飢即為用,飽則颺去。」
3.顯揚。通「揚」。《左傳.昭公二十八年》:「今子少颺,子若無言,吾幾失子矣。」宋.蘇軾〈南安軍學記〉:「故使樂工採其謳謠諷議之言,而颺之以觀其心。」
4.簸揚,去除穀物的外皮。通「揚」。《晉書.卷五六.孫楚傳》:「簸之颺之,糠秕在前。」
5.拋、丟。《五燈會元.卷一九.東山覺禪師》:「颺下屠刀,立地成佛。」《聊齋志異.卷一.瞳人語》:「言已,掬轍土颺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颺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hiûn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讓風吹。
  2. 颺(~風)
音讀: iān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飛揚、飄動。
  2. [[動] ] 揮、拂以驅趕蚊蟲等。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颺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隨風飛揚。段注本《說文解字.風部》:「颺,風所飛揚也。」漢.宋子侯〈董嬌饒〉詩:「纖手折其枝,花落何飄颺。」唐.許渾〈送客歸峽中〉詩:「江風颺帆急,山月下樓遲。」
  2. 高飛。如:「遠颺」。《後漢書.卷七五.劉焉袁術呂布列傳.呂布》:「譬如養鷹,飢即為用,飽則颺去。」《土風錄.卷三.鷂子》:「清明前後,兒童競放紙鳶,謂之鷂子。取其乘風高颺也。」
  3. 舟船徐行貌。《正字通.風部》:「颺,舟徐行貌。」晉.陶淵明〈歸去來辭〉:「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
  4. 顯揚。通「揚」。《左傳.昭公二十八年》:「今子少不颺,子若無言,吾幾失子矣。」晉.杜預.注:「顏貌不揚顯。」宋.蘇軾〈南安軍學記〉:「故使樂工採其謳謠諷議之言,而颺之以觀其心。」
  5. 簸揚,去除穀物外皮。通「揚」。《晉書.卷五六.列傳.孫楚》:「簸之颺之,穅秕在前。」
  6. 拋、丟。《五燈會元.卷一九.東山覺禪師》:「颺下屠刀,立地成佛。」《聊齋志異.卷一.瞳人語》:「言已,掬轍土颺生。」
注音: ㄧㄤ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颺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