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含攝理論 - 教育百科
含 | |
攝 | |
理 | |
論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Theory of Subsumption |
作者: | 林清山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奧斯貝(David P. Ausubel)認為個體擁有主動將訊息組織成階層結構的傾向,以解決外界所引起的認知失衡。若新的訊息以適切的結構相對應,便能被收錄和保存於原有認知結構,以成為新認知結構的內容。個體將新內容(指事實、概念及命題)安置於原有認知結構的歷程即為含攝歷程(subsumption process)。奧斯具也稱含攝歷程為「同化」(assimilation),因此含攝理論亦稱為「同化理論」(assimilation theory)。 含攝理論包含兩個主要觀念。第一個主要觀念是「累進分化」(progressive differentiation):正如同每一學科教材的概念可以自上而下,成階層式的安排一樣,學生的認知結構也成為自上而下的階層性的安排。換言之,認知結構的最上面一個階層是最普遍化、涵蓋性最大的概念,其下是涵蓋性較小的概念,到最下面一層才是由特殊事實所構成。所以教材的安排最好要與學生的認知結構相一致,學生的概念才能透過一步一步由上而下的累進分化的過程,而逐步精進。例如,學生要先學習「戲劇」的概念,才能學習「悲劇」、「喜劇」的概念;學生學會了「悲劇」之後:其概念漸次分化,才能了解「莎士比亞」,甚至終能了解「哈姆雷待」。可見,有了大概念之後,方能將小概念含攝進來。 第二個主要觀念是「統整調和」(integrative reconciliation):這是指學科教材的新概念要統整並協調在學生以前所學過的舊概念之中。換言之,學習是學習者將新訊息與認知結構中適切的層面相統整,以使新獲得的訊息及學習者原有的認知結構都發生改變的歷程。所以,如果教材的編寫者沒注意到各章節之間在概念上的聯貫性,學生便會因為沒有產生統整調和而無法產生有意義的學習。(參見「上序概念」、「下序概念」、和「前導組體」)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含攝理論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