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淵鑑類函〕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陳友民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淵鑑類函〕,凡450卷,清張英、王士禛等編纂。清康熙內府原刊本;清古香齋巾箱本;清光緒9年(1883)點石齋影印原本;清上海同文書局影印本;民56年(1967)臺北新興書局影印本。
  該書係在明俞安期所編〔唐類函〕的基礎上,加以擴編而成。俞書係將唐代重要的類書:〔北堂書鈔〕、〔藝文類聚〕、〔初學記〕、〔白氏六帖〕等書歸納合併,並刪重汰複,彙為一書。所收詩文、典故資料時間,斷至初唐為止,全書分類編排,共分43個部類。而〔淵鑑類函〕更博采宋元以來〔太平御覽〕、〔事類合璧〕、〔玉海〕、〔孔帖〕、〔萬花谷〕、〔事文類聚〕、〔文苑英華〕、〔山堂考索〕、〔潛確類書〕。〔天中記〕、〔山堂肆考〕、〔紀纂淵海〕、〔問奇類林〕、〔王氏類苑〕、〔事詞類奇〕、〔翰苑新書〕、〔唐詩類苑〕17部類書和總集;並廣徵二十一史、子部、集部和雜書中的材料,以補入初唐至明嘉靖年間的資料。是一部提供詩文寫作時,查考資料的工具書;現代則用來查找各種典故和引文。
  該書是分類編排的,所分部類基本上與〔唐類函〕相同。不同之處,是將〔唐類函〕的「藥菜」部析為「藥」部和「菜蔬」部2部,另立「花」部1部,共計45部。部下分子目,共計2,536個子目。予目下分為5欄編排,各欄的資料,凡是〔唐類函〕原有的引證,用「原」字標明;凡是〔淵鑑類函〕續補的引證,則用「增」字加以區別。茲將各欄的體例簡述如下:
  (一)釋名、總論、沿革、緣起:所引材料以〔釋名〕、〔說文〕、〔爾雅〕等字書居前,經、史、子、集等各種文獻居後;
  (二)典故:按所引材料的時代先後順序編排;
  (三)對偶:不拘時代先後,但取對仗工整、文句華瞻以備觀覽的為主;
  (四)摘句:以選取富麗典雅而有文采的詞語或文句為主,其材料或摘自各家序記,或採自名家詩賦;
  (五)詩文,按文學體裁,分別彙集,短章的全錄,長篇的則加以節選。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淵鑑類函〕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