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郵件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diàn zǐ yóu jiàn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電子郵件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diàn zǐ yóu jiàn |
解釋:
一種藉由電腦網路讓不同的使用者互相傳遞信件的系統。傳遞方式是透過「郵件伺服器」(Mail server)來收發,將郵件依電子郵件地址,傳至使用者的網路上的「信箱」。為英文Electronic Mail的意譯。縮稱為E-mail。也稱為「電子信件」、「電子郵遞」、「電子郵件系統」、「網路信」、「網路信件」。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電子郵件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
日期: | 2003年6月 |
出處: | 資訊與通信術語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電腦用戶可以透過電腦網路功能,將訊息指定傳送給某個人或某群體相同或不同的電腦用戶。對方可在下次登錄上機時,電腦通知有新訊息在電子信箱中開啟閱覽。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電子郵件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基本資料
英文: | Electronic Mail,簡稱E-Mail |
作者: | 薛理桂 |
日期: | 1995年12月 |
出處: |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電子郵件(Electronic Mail,簡稱E-Mail)係結合文件修改、資料儲存、電子通訊、及電腦軟體等功能,透過電腦、電腦軟體、電話線,將訊息傳送給他人。 電子郵件的興起最早由美國郵局(US Postal Service)於1978年9月提出成立全國性電子郵件服務,但直到1982年元月才正式實施。系統與服務的合作圖書館機構(The Cooperative Library Agency for Systems and Services,簡稱CLASS)自1980年起即提供圖書館與其他類似的機構電子郵件的服務。因而,CLASS可算是第一個專為圖書館界提供電子郵件服務的系統。 電子郵件的處理過程可分為下列幾個步驟: (一)某人要傳送文件,可使用文字處理系統或在電子郵件系統上鍵入資料。 (二)信件傳送時,需說明要傳送到那裡(地址)。 (三)信件打好時,電子信件系統將進行傳送資料。 (四)信件傳送完成後,該信件進入到信箱檔(Mailbox),由主電腦進行傳送工作,把信件依其地址傳送到所屬的電腦檔中。 (五)當收信人打開電腦查尋其信件檔時,即可收到該信件。 (六)電子郵件系統能提供多種功能,如:可以逐次閱讀不同的信件、將信件傳給第三者、刪除信件、印出、或歸檔等功能。 使用電子郵件需與現有的電訊網路連線,所需的設備有: (一)1臺IBM PC PC/ XT或PC/ AT (二)1臺單色或彩色的螢幕 (三)1臺數據機 (四)1具電話 (五)和電訊網路連線所需的軟體 (六)印表機(並非必備) 除以上的設備之外,連線時需注意數據機的傳輸速率是1200-2400bps或9600資料的長度設定為7或8個位元(ASCII為7位元,中文需設定為8位元)。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電子郵件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