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四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ㄗˋㄖㄢˊㄕㄨˋ˙ㄉㄜㄉㄧˋㄙˋㄨㄟˋㄉㄚˋㄒㄧㄝˇㄗㄨㄛˋㄙˋ」,ㄌㄚㄅㄛˊㄕㄨˋㄗˋㄗㄨㄛˋ「4」。
  2. ㄕㄨˋㄇㄨˋㄕˋㄙˋ˙ㄉㄜㄖㄨˊ:「ㄙˋㄅㄧˋ」、「ㄙˋ˙ㄍㄜㄖㄣˊ」、「ㄙˋㄅㄣˇㄕㄨ」。
  3. ㄘˋㄒㄩˋㄕˋㄉㄧˋㄙˋ˙ㄉㄜㄖㄨˊ:「ㄙˋㄆㄧㄣˇㄍㄨㄢ」、「ㄙˋㄍㄥㄊㄧㄢ」。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四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介於三和五之間的自然數。大寫作「肆」,阿拉伯數字作「4」。
    【例】三、四、五、六……。
  2. 第四的。
    【例】四年級、四更天、四品官
  3. 多方面的。
    【例】四平八穩、四通八達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介於三和五之間的自然數。如:「三、四、五、六……」。大寫作「肆」,阿拉伯數字作「4」。
2.古代樂譜上用來表示音高的符號。如工尺譜、二四譜(潮州音樂)。
3.姓。如宋代有四象。
[形]
第四的。如:「四更天」、「四年級」、「四品官」。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數] ] 數字。
音讀: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數] ] 數字。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數詞。介於三和五間之自然數。大寫作「肆」,阿拉伯數字作「4」。《說文解字.四部》:「四,陰數也。象四分之形。」《玉篇.四部》:「四,數也,次三也。」《易經.繫辭上》:「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漢.賈誼〈過秦論〉:「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2. 序數第四者。如:「四更天」、「四年級」、「四品官」。《書經.洪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詩經.小雅.四月》:「四月維夏,六月徂暑。」

3. 古代樂譜用以表示音階之符號。《宋史.卷一四二.樂志十七》:「蔡元定嘗為《燕樂》一書,證俗失以存古義……大呂、太簇用『四』字。」《遼史.卷五四.樂志》:「大樂聲:各調之中,度典協音,其聲凡十,曰:五、凡、工、尺、上、一、四、六、勾、合。」

4. 姓。如宋代有四象。

注音: ㄙ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四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