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蔡元定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程運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蔡元定(1135~1198)字季通,號西山;南宋福建建陽人。父蔡發,博覽群書,號牧堂老人;以程氏〔語錄〕、邵氏〔經世〕、張氏〔正蒙〕授元定,曰:「此孔、孟正脈也。」元定深涵其義;既長,辨析益精。聞朱熹名,往師之,熹扣其學,大驚曰:「此吾老友也,不當在弟子列。」四方來學者,熹必俾先從元定質正。其後數十年從學朱熹;慶元初年,韓侂冑禁「偽學」,御史沈繼祖奏:「朱熹簧鼓後進,收召四方無行誼之徒,以益其黨伍,潛行匿迹如鬼如蜮,其徒蔡元定佐之為妖,乞送別州編管。」於是朱熹被褫職罷祠,蔡元定編管道州。元定赴道州時,朱熹與從遊者百餘人餞別蕭寺,坐客感嘆,有泣下者,元定則不異平時,朱熹因曰:「友朋相愛之情,季通不挫之志,可謂兩得矣。」
  元定於慶元四年,卒於貶所,享年六十三歲;嘉定三年(1210)贈迪功郎,諡文節。元定死後,朱熹在〔祭蔡季通文〕中說:「嗚呼季通,而至此耶,精詣之識,卓絕之才,不可屈之志,不可窮之辯,不復可得而見矣。」
  元定從朱熹遊最久,精識博聞,同輩皆不能及,尤長於天文、地理、樂律、曆數、兵陳之說,凡古書盤錯肯綮,學者讀之不能以句,元定爬梳剖析,細入秋毫,莫不暢達。熹嘗曰:「人讀易書難,季通讀難書易。」又曰:「造化微妙,惟深於理者能識之,吾與季通言而不厭也。」
  依蔡元定學生翁易(字粹翁)在淳祐七年(1247)的記載:朱熹的〔四書集注〕和後來〔性理大全〕與〔性理精義〕中收入的〔易學啟蒙〕,都是朱熹與蔡元定合作定稿的。朱熹自己亦說:「季通平生著述多謙讓,寄寓于熹書集中。」  
  元定著述宏富,據〔宋元學案〕卷五十六〔西山蔡氏學案〕載:「所著有〔大衍詳說〕、〔律呂新書〕、〔燕樂原辯〕、〔皇極經世太玄潛虛指要〕、〔洪範解〕、〔八陣圖說〕,朱子又自輯其與先生(元定)問答之辭曰〔翁季錄〕,已佚。」
  元定所著書中,以〔皇極經世指要〕及 〔律呂新書〕最為著名。關於〔皇極經世指要〕一書,宋末黃瑞節說:「西山(即蔡元定)先生始終以〔易〕疏其說,於是顯微闡幽,其說大著。學者由蔡氏而知〔經世〕,由〔經世〕而知〔易〕,默而通之可也。」清代著名易學專家王植亦說:「〔纂圖指要〕(為〔皇極經世指要〕第一部分)所疏最為醒暢,較邵伯子(指邵伯溫,邵雍長子,曾注釋〔皇極經世書〕)之說更優,故圖說一以西山為主。」明初〔性理大全〕編者亦說:「西山蔡氏著〔經世指要〕一書,足以盡乎五十篇之義(指邵雍(康節)〔皇極經世書〕六十四篇中,除〔觀物內外篇〕十四篇,為五十篇〕,而晦菴朱子謂其于康節之書,推究縝密矣。故今不復見載康節全書,但取蔡氏〔指要〕諸圖,列於內外十四篇之首。」
  至〔律呂新書〕一書,為中國音樂史上重要的著作;朱熹曾為該書作跋曰:「古樂之亡久矣,吾友建陽蔡君元定季通著書二卷,凡若干言,雖多出於近世之所未講,而實無一字不本於吉人已試之成法。」
  元定赴道州時,尚與朱熹討論〔參同契〕一書,貶道州後仍與朱熹書信往返。朱熹嘗云:「季通吾老友也,凡性與天道之妙,他弟子不得聞者,必以語季通焉。異篇奧傳,微辭突義,多先令討究,而後親折衷之。」朱熹推重其學,不以師自居。元定貶道州後,朱熹致書曰:「每念遠別,不勝悵惘,至於讀書玩理,欲講無從,又不但常人離別之思也。某連日讀〔參同契〕,頗有趣,至千周萬遍,非虛言也。」
  元定貶道州時,其子蔡沈隨行三千里,腳為流血;至舂陵,遠近從者日眾。或謂宜謝生徒,元定曰:「彼以學來,何忍拒之,若有禍患,亦非閉門塞竇所能避也。」貽書訓諸子曰:「獨行不愧影,獨寢不愧衾,勿以吾得罪故遂懈。」
  黃勉齋(榦)曰:「晦翁先生之門,從遊者多矣,公(指蔡元定)之來,先生必留數日,往往通夕對床不暇寢。從先生遊者,歸必過公之家,聽其言論,不忍去,去皆充然有所得也。蓋公負英邁之氣,蘊該洽之學,智極乎道德性命之原,行謹乎家庭唯諾之際,於先生(指朱熹)之門,可謂傑然者矣。」王深寧〔困學紀聞〕載:朱文公謂蔡季通曰:「身勞而心安者為之 ,利少而義多者為之。」元定確能體會師旨,切實踐履做到。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蔡元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