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道德期 - 教育百科
前 | |
道 | |
德 | |
期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Premoral Stage |
作者: | 陳聰文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皮亞傑(Jean Piaget, 1896~1980)把兒童道德判斷發展之屬於無律(anomy)階段的時期,稱為前道德期。 皮亞傑認為出生至三、五歲的兒童,行動多半是感官動作的反應練習。由於我與非我不分,只有個體行為,尚無集體的規則,也無道德意識。雖然兒童在邏輯推理及倫理行為上無規則性,但卻是道德判斷發展的起點。由於兒童所表現的行為,大體上無價值成分,不涉及道德價值或行為的規範性,故稱為前道德期。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郭爾保(Lawrence Kohlberg, 1927~1987)和杜瑞爾(Elliot Turiel)於一九七一年在〔道德發展與道德教育〕(Moral Development and Moral Education)一文中提出前道德期;他們在道德發展的第一層次之前界定有一個「零階段」(stage 0),此階段的人既不了解規則,也不根據規則與權威來判斷善惡。這種人認為好就是快樂的或興奮的,壞就是痛苦的或恐懼的,沒有義務、應該或必須的概念;即使根據外在的權威,也僅僅受「能做的」(can do)和「需要做的」(want to do)的引導。即凡是兒童所喜愛的、需要的或有幫助的,就判斷為善的;凡是他不喜愛的或傷害他的,就判斷為惡的。兒童沒有服從或順從與他的希望無關的規則或義務的概念;大多數兒童入學時都已經歷過這個階段。大致學齡前兒童因無能力了解規則、權威或結果,所以兒童是在道德之前的(premoral)。如此,沒有義務的意義,也沒有根據「我應該」的行動,對快樂的尋求不受任何阻礙,此階段郭爾保又稱之為自我中心的判斷(egocentric judgment)。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前道德期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