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考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kǎo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考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kǎo |
解釋:
[形] 高壽、長壽。《說文解字.老部》:「考,老也。」《詩經.大雅.棫樸》:「周王壽考,遐不作人。」宋.蘇軾〈屈原塔〉詩:「古人誰不死,何必較考折?」 [名] 1.稱死去的父親。如:「先考」、「如喪考妣」。《楚辭.屈原.離騷》:「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新唐書.卷一三.禮樂志三》:「或兄弟分官,則各祭考妣於正寢。」 2.考試的簡稱。如:「高考」、「普考」、「特考」、「大學聯考」。 [動] 1.稽核、檢查。如:「考查」、「考核」。《書經.舜典》:「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漢.孔安國.傳:「三年有成,故以考功。」 2.測試。如:「考驗」、「招考」。 3.探究、研究。如:「考古」、「生平不可考。」《書經.周官》:「王乃時巡,考制度于四岳。」《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考其文理。」 4.完成。《左傳.隱公五年》:「九月考仲子之宮,將萬焉。」 5.拷問。通「拷」。《南史.卷七七.恩倖傳.戴法興傳》:「時建康縣考囚,或用方材壓額及踝脛。」 6.敲打。通「攷」。《詩經.唐風.山有樞》:「子有鍾鼓,弗鼓弗考。」《莊子.天地》:「金石有聲,不考不鳴。」 7.終。參見「考旦」條。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考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考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
khó
|
解釋: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考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年紀大。《說文解字.老部》:「考,老也。」《詩經.大雅.棫樸》:「周王壽考,遐不作人。」宋.蘇軾〈屈原塔〉詩:「古人誰不死,何必較考折?」 2. 稱去世父親。東周戰國.屈原〈離騷〉:「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新唐書.卷一三.禮樂志三》:「或兄弟分官,則各祭考妣於正寢。」 3. 稽核、檢查。如:「考查」、「考核」。《書經.舜典》:「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漢.孔安國.傳:「三年有成,故以考功。」《後漢書.卷五四.列傳.楊震》:「考覈其事,則姦慝蹤緒,必可立得。」 4. 探究、研究。如:「考古」、「生平不可考。」《書經.周官》:「王乃時巡,考制度於四岳。」《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考其文理。」 5. 測試、測驗。《明史.卷六九.選舉志一》:「提學官在任三歲,兩試諸生。先以六等試諸生優劣,謂之歲考。」 6. 考試之簡稱。如:「高考」、「普考」、「特考」、「大學聯考」。 7. 完成。《左傳.隱公五年》:「九月考仲子之宮,將萬焉。」 8. 拷問。通「拷」。《南史.卷七七.恩倖列傳.戴法興》:「時建康縣考囚,或用方材壓額及踝脛。」 9. 敲打。通「攷」。《詩經.唐風.山有樞》:「子有鍾鼓,弗鼓弗考。」《莊子.天地》:「金石有聲,不考不鳴。」 10. 「考旦」:終日。漢.劉向〈九歎.怨思〉:「身憔悴而考旦兮,日黃昏而長悲。」 |
|
注音: | ㄎㄠˇ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考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