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模參照評量 - 教育百科
常 | |
模 | |
參 | |
照 | |
評 | |
量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Norm-Referenced Evaluation |
作者: | 李坤崇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常模參照評量指評量之後,根據受試者在團體中所占的相對位置,加以解釋,個人分數的意義是和別人比較而獲得的。例如,某生的數學成績勝過百分之八十的同班同學(即百分等級為80),或某生的魏氏離差智商比平均數高二個標準差(即130)。受試個人分數的意義是和別人比較而獲得的。比較的團體是該生所屬的班級、學校、地區、或全國,這要看評量結果的用途而定。目前大多數之標準化成就測驗、智力測驗、性向測驗均採常模參照評量方式加以編製和解釋測驗結果。 常模參照評量的目的,主要在區分學生彼此之間的成就水準,以作為行政決策之用。例如:分班編級、選擇人員及評定等級等。因此,常模參照所用的測驗,測驗分數之分配範圍較廣。欲達到此目的,須刪除太容易或太難的題目,而選擇難度在.50左右的題目,以提供較可靠的分數等級。 此種評量大多用於安置和總結性測驗,其主要限制有三:(1)強調排名,易造成反效果;(2)無法指出學生真正成就,亦不適合用來診斷學生之學習困難;(3)常模參照評量之分數會因參照團體之不同而有所差異。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常模參照評量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