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取 - 教育百科
ˇ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ㄋㄚˊㄖㄨˊ:「ㄑㄩˇㄎㄨㄢˇ」、「ㄕㄡㄑㄩˇ」、「ㄍㄜˋㄑㄩˇㄙㄨㄛˇㄒㄩ」、「ㄊㄢˋㄋㄤˊㄑㄩˇㄨˋ」。
  2. ㄒㄩㄢˇㄗㄜˊㄙㄨㄛˇㄒㄩㄖㄨˊ:「ㄒㄩㄢˇㄑㄩˇ」、「ㄌㄨˋㄑㄩˇ」、「ㄑㄩˇㄐㄧㄥˇ」、「ㄑㄩˇㄉㄠˋ」、「ㄑㄩˇㄇㄧㄥˊ」、「ㄐㄧㄡˋㄉㄧˋㄑㄩˇㄘㄞˊ」。
  3. ㄒㄩㄣˊㄑㄧㄡˊㄖㄨˊ:「ㄑㄩˇㄋㄨㄢˇ」、「ㄑㄩˇㄒㄧㄠˋ」、「ㄗˋㄑㄩˇㄇㄧㄝˋㄨㄤˊ」、「ㄧㄣˇㄐㄧㄡˇㄑㄩˇㄌㄜˋ」。
  4. ㄐㄧㄝㄕㄡˋㄖㄨˊ:「ㄒㄧㄑㄩˇ」、「ㄊㄧㄥㄑㄩˇ」、「ㄈㄣㄨㄣˊㄅㄨˋㄑㄩˇ」。
  5. ㄉㄜˊㄉㄠˋㄖㄨˊ:「ㄑㄩˇㄒㄧㄣˋㄩˊㄖㄣ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取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拿。
    【例】取款、各取所需、探囊取物
  2. 獲得、得到。
    【例】取樂、取暖、取信於人
  3. 選擇、採用。
    【例】取士、取景、取名
  4. 招致。
    【例】自取滅亡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1.拿。如:「取款」、「各取所需」、「探囊取物」。唐.常建〈宿五度溪仙人得道處〉詩:「前溪遇新月,聊取玉琴彈。」
2.得到。如:「取樂」、「取暖」、「取信於人」。
3.接受、收受。如:「分文不取」。《孟子.離婁下》:「可以取,可以無取,取傷廉。」
4.捕捉。《詩經.豳風.七月》:「取彼狐貍,為公子裘。」
5.選擇。如:「取士」、「取景」、「取道」、「取名」。《三國演義》第六三回:「統令魏延為先鋒,取南小路而進。」
6.求、尋求。如:「自取滅亡」。《文選.張衡.西京賦》:「列爵十四,競媚取榮。」
7.迎娶。通「娶」。《詩經.豳風.伐柯》:「取妻如何?匪媒不得。」《史記.卷三三.魯周公世家》:「莊公取齊女為夫人曰哀姜。」
[助]
置於動詞後,表示動作的進行。唐.杜秋娘〈金縷衣〉詩:「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名]
姓。如宋代有取希作。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hú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接受,收受。
  2. [[動] ] 從多數當中加以選擇。
  3. [[名] ] 值得被揀選的優點。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捕捉。《說文解字.又部》:「取,捕取也。……《周禮》:『獲者取左耳。』」《詩經.豳風.七月》:「取彼狐貍,為公子裘。」

2. 拿。如:「取款」、「各取所需」。唐.常建〈宿五度溪仙人得道處〉詩:「前溪遇新月,聊取玉琴彈。」

3. 獲得。如:「取樂」、「取暖」、「取信於人」。《集韻.上聲.厚韻》:「取,獲也。」《詩經.魏風.伐檀》:「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荀子.勸學》:「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4. 接受、收受。如:「分文不取」。《廣韻.上聲.麌韻》:「取,收也,受也。」《孟子.離婁下》:「可以取,可以無取,取傷廉。」

5. 選擇。如:「取景」、「取名」。《論語.公冶長》:「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三國演義》第六三回:「統令魏延為先鋒,取南小路而進。」

6. 求、尋求。如:「自取滅亡」。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隱秀》:「或有晦塞為深,雖奧非隱,雕削取巧,雖美非秀矣。」漢.張衡〈西京賦〉:「列爵十四,競媚取榮。」

7. 迎娶。通「娶」。《詩經.豳風.伐柯》:「取妻如何?匪媒不得。」《史記.卷三三.魯周公世家》:「莊公取齊女為夫人曰哀姜。」

8. 姓。《正字通.又部》:「取,又姓。宋淳熙進士取希作、取應中。 」

9. 置於動詞後,表示動作的進行。唐.杜秋娘〈金縷衣〉詩:「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注音: ㄑㄩ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取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