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堤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用土石等築成的擋水高牆。如:「堤防」、「河堤」、「防波堤」。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堤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tí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堤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tí |
解釋:
[名] 1.在江、河、湖、海邊修築的防水建築物,以阻止水患,多用土或石修砌而成。如:「河堤」、「海堤」、「防波堤」。《老殘遊記》第一三回:「這些堤裡百姓怎樣好呢?須得給錢,叫他們搬開纔好。」 2.陶瓷瓶的底座。《淮南子.詮言》:「蓼菜成行,瓶甌有堤。」漢.高誘.注:「堤,瓶甌下安也。」 [動] 修築堤防。宋.蘇軾〈禹之所以通水之法〉:「今也堤之而廬民甚上,所謂愛尺寸而忘千里也。」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dī |
解釋:
(一)之又音。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堤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barrier |
日期: | 2003年10月 |
出處: | 測繪學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沿海岸、河岸或湖泊邊緣等,以土石或混凝土所修築的人工岸,用以保護岸坡,防止波浪、水流之侵蝕或進行填土造地。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堤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堤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ㄉㄧˇ 滯止。《說文解字.土部》:「堤,滯也。」清.段玉裁.注:「此篆與坻篆音義皆同。」 ㈡ㄊㄧˊ 1. 器物之底座。《淮南子.詮言》:「蓼菜成行,瓶甌有堤。」漢.高誘.注:「堤,瓶甌下安也。」 2. 於江、河、湖、海邊用土或石修砌以阻止水患之防水建築物。如:「河堤」、「海堤」、「堤防」。《集韻.平聲.齊韻》:「堤,防也。」《後漢書.卷七六.循吏列傳.王景》:「宜改修堤防,以安百姓。」《老殘遊記》第一三回:「這些堤裡百姓怎樣好呢?須得給錢,叫他們搬開纔好。」 3. 修築堤防。宋.蘇軾〈禹之所以通水之法〉:「今也堤之而廬民其上,所謂愛尺寸而忘千里也。」宋.陳師道《後山談叢》卷三:「錢塘江邊土惡,不能堤,錢氏以薪為之,水至輒潰。」 ㈢ㄉㄧ,ㄊㄧˊ之又音。 |
|
注音: | ㈠ㄉㄧˇ ㈡ㄊㄧˊ ㈢(又音)ㄉㄧ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堤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