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跳馬 - 教育百科
ˋ
ˇ
  • 漢語拼音 tiào mǎ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iào mǎ
解釋:
  1. 一種體操運動。為競技體操項目之一。西元1896年第一屆奧運會列為正式比賽項目。規定必須用臂支持馬背,騰越馬身,做各種動作。整個動作要求跑得快,騰空高,轉體快,落點遠,立得穩。因此可增強運動員的肌腱與關節的力量、發展下肢與肩帶肌肉的爆發力以及空中方向的辨別能力。
    【例】他不負眾望,贏得這屆奧運跳馬項目的金牌。 ◎
  2. 一種體操器械。略似馬,背部無環,用皮革包裹,高低可調節。是木馬的一種。男子比賽時縱向放置,高135公分,女子比賽時橫向放置,高120公分。
    【例】跳馬的前端會放置助跳板,幫助運動員彈跳。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跳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iào mǎ
解釋:
1.一種體操器械。由騎術訓練演變而來,初跳真馬,後以去頭尾之木馬取代,背部無環,用皮革包裹,高低可調節。男子比賽時縱向放置,女子比賽馬橫向放置。
2.競技體操項目之一。西元一八九六年第一屆奧運會列為正式比賽項目。規定必須用臂支撐馬背,騰越馬身,作各種動作,整個動作要求跑得快,騰空高,轉體快,落點遠,立得穩。由於全部動作過程時間短,技術複雜,對運動員能增強肌腱、關節的力量,對發展下肢和肩帶肌肉的爆發力以及空中辨別方向的能力有特殊的作用。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跳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Vaulting
作者: 王秋容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跳馬係體操比賽項目之一。在競技體操中,是動作時間最為短暫的一個項目。每一次的騰越,從助跑開始,到踏板起跳、第一飛躍、推撐、第二飛躍,以至於著地,六個動作過程可以說是轉瞬間即一氣呵成。
  男子跳馬項目中,跳馬身是縱向的(長一六○公分,高一三五公分),而女子則是橫向的(寬三五公分,高一二○公分)。跳馬比賽的評審係以空中的表演動作和技巧為主要的評分重點,特別是騰越的高度,動作本身的難度價值,與落地的穩定,往往成為勝負高下的關鍵。其動作形態可大分為翻越系統與騰越系統兩大類。近年來因起跳板及安全設備的改良,使跳馬技術的領域日漸擴大,在第二飛躍中,甚至加上空翻以及轉體的動作,使跳馬動作更加優美、驚險而壯觀。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跳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