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山西大學圖書館 - 教育百科
西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楠棻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山西大學圖書館建於1902年,其前身為山西大學堂圖書館,後與中西大學堂圖書館合併,辛亥革命後改稱山西大學校圖書館,1931年定為現名。1937年抗日戰爭期間,學校南遷,圖書損失殆盡,其後隨學校南北播遷,直至1959年重新建館,新的山西大學圖書館是與山西師範學院圖書館合併組成。館址在山西省太原市。
  館舍兩幢,先後於1955年及1959年落成,總建築面積8,000平方米,設閱覽室15個,閱覽座位436席。館內業務部門設採編部、流通部、期刊部、情報部、參考部、技術部和辦公室。現有工作人員90人,其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5人,中級專業技術職稱13人,初級專業技術職稱39人。
  根據1990年底統計,館藏圖書總計1,269,000餘冊,其中中文圖書880,000餘冊,中文古籍線裝書170,000餘冊,外文圖書220,000餘冊,中文報刊合訂本44,000餘冊,外文報刊合訂本49,000餘冊。所藏圖書是根據文理兼容的綜合性大學特點,形成校內所設專業的教學和科研用書的保障體系。目前,外文圖書以科學技術方面為主,文科圖書以語言文學為多。中文線裝古籍主要是接受了山西省藏書家張貫三先生藏書,其中明、清集部圖書較為豐富,並有善本圖書500餘種及叢書、類書、地方志等。中文古籍圖書中有〔山西賦役全書〕和明成化刻本〔山西通志〕、〔臨川先生文集〕等。
  該館主要服務對象為本校18個系、38個專業、20個研究所室的2,299名教職工,5,177名本科大學生和160名研究生。讀者服務工作開展外借、閱覽、參考諮詢、定題服務和文獻資料複製等項,並為部分系科開設文獻檢索與利用課,對學生進行查閱文獻方法教育。
  該館現設置有微型電子計算機2臺,已引進集成管理系統軟體,預計1992年內首先投入流通、採購、編目子系統的應用。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山西大學圖書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