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後工業社會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ost-Industrial Society
作者: 宋明順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後工業社會一詞為美國社會學家貝爾(Daniel Bell)於一九六二年首創,後來於一九七四年的〔後工業社會的來臨〕(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一書中加以說明,係指二十世紀後半葉所產生的社會及經濟變遷的結果,使社會形態,與前此的工業社會不同,因而稱後工業社會。
  後工業社會是一種資訊社會或知識社會,理論性知識(不是前此有關煤、鐵、石油等工業原料為主的狀況)成為新社會的軸心原理(axial principle),是社會革新及政策形成的主要動力。
  在經濟方面,物質生產及製造業在國民生產毛額及雇工人數的比率都會下降,而由人事、商業、行政、運輸、交通、健康等服務業代替。服務業代替了製造業,成為經濟活動的主流。
  在階級結構方面,白領及中層階級的工作人員,如專業人士、科技人員等大量增加,成為新階級,對社會產生新的影響力。不論在經濟、政治、社會等領域,新科技官僚及新知識階級所擔任的任務比以前重要。
  其他學者也注意到在經濟及政治領域裡,技術官僚的權力及任務有日漸重要的事實。如加爾布雷斯(John Kenneth Galbraith)即認為美國經濟以及美國社會的主要決策權已逐漸落入技術官僚或巨大企業的技術階層的手裡。法國社會學家陶連(A. Touraine)認為法國的經濟及政治領域裡也出現類似技術官僚的控制情形。
  後工業社會理論的批評者認為這種權力移轉的說法有點言過其實,過分強調或誇大專業及科技階層的重要性及權力,未必全是事實。因為這些人並未形成一獨特的社會階級,他們事實上也未能控制大企業。他們的政治權力更不明顯。本世紀以來,理論性知識的重要性顯著增加,特別是視之為生產力時,其重要性確有增加的現象,但卻並未明顯地改變了社會的主要權力結構。總之,批評者不認為後工業社會與工業社會的區別如此重要。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