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芬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ㄈㄤㄒㄧㄤㄖㄨˊ:「ㄈㄣㄈㄤ」。
  2. ㄒㄧㄤㄑㄧˋㄖㄨˊ:「ㄏㄢˊㄈㄤㄊㄨˇㄈㄣ」。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芬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ēn
解釋:
  1. 香氣。
    【例】芬芳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ēn
解釋:
[名]
1.香氣。如:「含芳吐芬」。《楚辭.屈原.離騷》:「芳菲菲而難虧兮,芬至今猶未沬。」晉.傅咸〈感別賦〉:「分綢繆而日新,蘭蕙含芬。」
2.借指好名聲、好德性。《文選.陸機.文賦》:「詠世德之駿烈,誦先人之清芬。」《晉書.卷七四.列傳.桓彝》:「揚芬千載之上,淪骨九泉之下。」
3.姓。如周代有芬質。
[形]
隆起的樣子。通「墳」。《管子.地員》:「青怵以肥,芬然若灰。」唐.尹知章.注:「芬然,壤起貌。」
[副]
眾多。通「紛」。《漢書.卷二二.禮樂志》:「羽旄殷盛,芬哉芒芒。」唐.顏師古.注:「芬亦謂眾多。」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hun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香氣。《說文解字》正篆作「㞣」。《說文解字.屮部》:「㞣,艸初生,其香分布。……芬或从艸。」《荀子.榮辱》:「口辨酸鹹甘苦,鼻辨芬芳腥臊。」晉.傅咸〈感別賦〉:「分綢繆而日新,蘭蕙含芬。」

2.美好。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諸子》:「逮漢成留思,子政讎校,於是七略芬菲,九流鱗萃,殺青所編,百有八十餘家矣。」唐.白居易〈種桃歌〉:「憶昨五六歲,灼灼盛芬華。」

3.美好之名聲、德性。《晉書.卷七四.列傳.桓彝》:「揚芬千載之上,淪骨九泉之下。」晉.陸機〈文賦〉:「詠世德之駿烈,誦先人之清芬。」

4.眾多。通「紛」。《漢書.卷二二.禮樂志》:「羽旄殷盛,芬哉芒芒。」唐.顏師古.注:「芬亦謂眾多。」漢.揚雄〈甘泉賦〉:「肸蠁豐融,懿懿芬芬。」

5.雜亂。通「棼」。《逸周書.卷八.祭公》:「嗚呼!三公汝念哉,汝無泯泯芬芬,厚顏忍醜,時維大不弔哉。」晉.孔晁.注:「泯、芬,亂也。」

6.地隆起。通「墳」。《管子.地員》:「青怵以肥,芬然若灰。」唐.尹知章.注:「芬然,壤起貌。」

7.姓。如周代有芬質。

注音: ㄈㄣ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芬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