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抉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ㄊㄧㄠㄑㄩˇㄊㄧㄠㄒㄩㄢˇㄖㄨˊ:「ㄐㄩㄝˊㄗㄜ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抉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ué
解釋:
  1. 挑取、挑選。
    【例】抉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ué
解釋:
[動]
1.挖、挑出。《史記.卷三一.吳太伯世家》:「抉吾眼置之東門,以觀越之滅吳也。」
2.挑取、選取。如:「抉擇」。唐.皮日休〈郢州孟亭記〉:「先生之作,遇景入詠,不拘奇抉異。」
3.戮、穿。《左傳.襄公十七年》:「以杙抉其傷而死。」宋.陸游〈寒夜歌〉:「既不能挺長劍以抉九天之雲,又不能持斗魁以回萬物之春。」
4.揭開、揭發。《新唐書.卷一五○.李揆傳》:「揆懼復用,遣吏至諲所,構抉過失,諲密訴諸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uat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用手掌打人的臉。
  2. [[動] ] 塗抹、粉刷。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挑出、挖取。《說文解字.手部》:「抉,挑也。」《史記.卷三一.吳太伯世家》:「抉吾眼置之東門,以觀越之滅吳也。」《舊唐書.卷三.太宗本紀下》:「君臣之際,遭遇斯難,以至抉目剖心,蟲流筋擢。」

2. 揀選、採擇。如:「抉擇」。唐.皮日休〈郢州孟亭記〉:「先生之作,遇景入詠,不拘奇抉異。」唐.韓愈〈進學解〉:「爬羅剔抉,刮垢磨光。」

3. 穿刺。《左傳.襄公十七年》:「以杙抉其傷而死。」宋.陸游〈寒夜歌〉:「既不能挺長劍以抉九天之雲,又不能持斗魁以回萬物之春。」

4. 揭開、揭發。《新唐書.卷一五○.列傳.李揆》:「揆懼復用,遣吏至諲所,構抉過失,諲密訴諸朝。」

5. 掰開、分開。宋.蘇軾〈潮州韓文公廟碑〉:「公昔騎龍白雲鄉,手抉雲漢分天章。」

注音: ㄐㄩㄝ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抉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