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成本收益法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ost-Benefit Approach
作者: 黃昆輝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成本收益法」是指透過教育成本與收益的計算,以找出最有效教育投資途徑的一種方法。成本收益分析結果可作為選擇教育策略、擬訂教育經費政策的參考,使教育資源得以作更明智有效的分配與運用。
  成本收益法從投入教育的各項成本因素分析收益的多寡,以決定那一類的教育最值得投資。某類教育收益率高,表示這類教育的需求度高,可以考慮酌增此類教育量;反之收益率低者,表示不值得再投資。為此,本法的關鍵在於準確計算教育成本,有效評估教育收益,以及正確分析成本收益的量或比率。
  教育成本(educational costs)是指政府及民間辦理與個人接受教育所需支付的全部費用。教育成本的分析可從二方面著手,一是探求政府、民間的直接教育支出,即所謂的直接社會成本(direct social costs),以及學生、家長的直接教育支出,即所謂的直接私人成本(direct private costs)。其次是分析學生因受教育而無法工作、學校建築設備折舊與耗損、教育用品優待免稅等失去立即收入間接形成的成本,即所謂的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s)。
  教育收益(educational benefit)是指因教育支出而獲致的收益而言。教育的收益可從兩方面來衡量,一是社會的收益,另一是個人的收益。不論社會或個人收益,均包含物質與非物質的收益兩類。就社會而言,物質的收益是指國民所得的增加,非物質的收益是指社會生活品質的提升。就個人而言,物質的收益為個人所得的提高,非物質的收益包括個人聲望、地位的提高。
  成本收益法在計算教育投資的收益率(rate of return),亦即分析不同教育程度的個人,教育收益的差異情形,以供教育計畫者參考。計算收益率的方法主要有三個途徑,第一個途徑是計算教育投資淨現值(net present values),第二個途徑是計算收益與成本的比率,第三個途徑是計算內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淨現值是指增加某類教育支出的總收益與未增加時總收益的差距值,值愈大表示此類教育投資愈有利。收益成本比率是指教育收益與教育成本的比率,比率值大於1表示此項投資是有利的。內部收益率是指增加某類教育支出所預計增加收益的比率,此一比率與其他投資相比,愈大表示愈有價值。
  成本收益法有釐清教育支出收益,協助有效運用教育經費的功能,唯成本收益的計算偏重有形成本與收益的評估,而教育的功能多方面,許多教育的成本及收益很難或無法予以計量,這是使用本法研訂教育計畫時必須注意的。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成本收益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