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瘠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瘠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jí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瘠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jí |
解釋:
[形] 1.瘦弱。《左傳.襄公二十一年》:「楚子使醫視之,復曰瘠則甚也。」唐.韓愈〈爭臣論〉:「視政之得失,若越人視秦人之肥瘠。」 2.土地不肥沃。如:「貧瘠」。《國語.魯語下》:「昔聖王之處民也,擇瘠土而處之,勞其民而用之,故長王天下。」 [動] 減損。《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可必瘠魯以肥杞。」 [名] 腐肉、腐屍。通「胔」。宋.文天祥〈正氣歌〉:「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瘠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瘦。同「膌」。《說文解字.肉部》:「膌,瘦也。」清.段玉裁.注:「膌,亦作瘠。」《左傳.襄公二十一年》:「楚子使醫視之,復日瘠則甚也。」《史記.卷九九.劉敬叔孫通列傳.劉敬》:「今臣往,徒見羸瘠老弱,此必欲見短,伏奇兵以爭利。」 2. 貧窮。《三國志.卷五八.吳書.陸遜傳》:「夫民殷國弱,民瘠國強者,未之有也。」清.王夫之《宋論.卷四.仁宗》:「民驕而不均,豪民日競,霸民日瘠,人事盈虛之必有也。」 3. 地不肥沃。如:「貧瘠」。《國語.魯語下》:「昔聖王之處民也,擇瘠土而處之,勞其民而用之,故長王天下。」宋.蘇軾〈答張文潛書〉:「惟荒瘠斥鹵之地,彌望皆黃茅白葦。」 4. 削損。《宋史.卷二四七.宗室列傳四.善俊》:「僚屬爭言用度將不足,善俊曰:『吾將瘠己肥人。』」明.屠隆《曇花記》第三四齣:「眾生多犯慳貪,謀奪強占,瘠人肥己,毫釐不捨,共若干起。」 5. 腐肉、腐屍。通「胔」。《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上》:「故堯禹有九年之水,湯有七年之旱,而國亡捐瘠者,以畜積多而備先具也。」宋.文天祥〈正氣歌〉:「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 6. 姓。如《孟子.萬章上》:「或謂『孔子於衛主癰疽,於齊主侍人瘠環』,有諸乎﹖」漢.趙岐.注:「瘠、姓,環名。」 |
|
注音: | ㄐㄧˊ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瘠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